中药人参的功效与作用,野生人参有哪些作用?
野生人参的生长周期较长,生长环境很差,效果很强。主要功效是促进津液生长、解渴、促进精气生长、补阳。临床上野生人参可以补气,增强人体器官功能。尤其对身体虚弱的患者,可通过口服山参汤或冲泡酒来改善相关功能。具有提神开窍、安神健忘、增强记忆力的作用,使人体更能抗疲劳、抗衰老、抗寒、抗高温,甚至具有抗癌防病的作用。
人参泡水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人参泡水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人参具有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等作用,泡水代茶饮具有提高记忆力、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等功效。
1.提高记忆力:人参水中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可以促进大脑对能量物质的利用,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2.降血糖:人参水中含有的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糖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3.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人参水中的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抗衰老:人参水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如人参皂苷、人参聚乙炔类化合物等,以上物质有抗脂质过氧化功能,可有效延缓衰老。
5.抗疲劳:人参水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从而提起到抗疲劳的作用。
本内容由湖南省脑科医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志超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人参的滋补功效有科学依据吗?
【出处】《本经》
【拼音名】Rén Shēn
【别名】人衔、鬼盖(《本经》),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地精(《广雅》),百尺杵(《本草图经》),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棒棰(《辽宁主要药材》)。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①园参
9~10月间采挖生长6年以上的人参。用镐细心的刨起,防止断根和伤根,去掉泥土,再行加工。新鲜品称"园参水子"。新鲜的移山参称"移山参水子"。
②野山参
5~9月间采挖。用骨针拨松泥土,将根及须根细心拔出,防止折断,去净泥土,茎叶。新鲜品称"野山参水子"。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主根肥大,肉质,圆柱状,常分歧,由根上部二分歧者习称"灵体"或"横体";几不分歧或在下部分歧者习称"笨体"或"顾体";须根长,有多数小疣状物;根茎上有茎痕,有时生效条不定根。茎直立,绿色,细圆柱形,光滑无毛。叶轮生于茎端,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初生时为1枚3出复叶,二年生者为1枚5出掌状复叶,三年生者为2枚5出掌状复叶,四年生者为3枚,以后逐年增多,最后增至6枚;叶具长柄;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复叶基部的小叶较小,长2~3厘米,宽1~1.5厘米;上部的小叶长4~15厘米,宽2.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沿叶脉有直立刚毛,下面无毛;小叶柄长达2.6厘米。总花梗由茎端叶柄中央抽出,长约7~20厘米,顶生伞形花序,有十余朵或数十朵淡黄绿色的小花,通常在第四年开始开花;花有梗,两性及雄性;萼绿色,6裂;花瓣6,先端尖;雄蕊5;子房下位,2室,花柱2,在两性花中离生,在雄花中合生成中空的筒状。浆果状核果,肾形,成熟时鲜红色,每室含种子1枚。种子白色,扁平圆卵形,一侧平截。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于茂密的林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和河北北部的深山中。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如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成长的人参,称为"移山参"。
本植物的根茎(人参芦)、根茎上的不定根(人参条)、细支根与须根(人参须)、叶(人参叶)、花(人参花)、果实(人参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制法】人参加工法主要分红参类、糖参类、生晒参类及其它类4种:
①红参类
取园参水子剪去支根及须根,洗刷干净,蒸2~3小时,至参根呈黄色,皮呈半透明状为宜,取出烘干或晒干。主要成品有红参。边条参等。
②糖参类
取鲜参洗刷干净,置沸水中浸泡3~7分钟,捞出,再入凉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晒干,再经硫黄熏过。然后用特制的针沿参体平行及垂直的方向扎小孔,浸于浓糖汁(100毫升水溶135克糖)中24小时。取出后曝晒1天,再用湿毛巾打潮,使其软化,进行第2次扎孔,浸于浓糖汁中24小时。取出后,冲去浮糖,晒干或烤干。主要成品有白人参(为园参水子或移山参水子的加工品)、糖参(为各种鲜参的加工品)等。
③生晒参类
取鲜参洗刷干净,日晒1天后,再用硫黄熏过晒干而成。主要成品有生晒参、全须生晒参、白干参等。
④其它类
㈠掐皮参:加工法与糖参相似,一般将参体浸沸水中3次,每次1~2分钟,约三成熟时,再将支根置沸水中约20分钟。参体经扎孔后放入较稀的糖汁中浸3次,取出微火烘烤,使皮与内部分离,再用竹刀轻扎外皮,使成点状即成。㈡大力参:取鲜参在沸水中浸煮片刻后晒干。
人参成品容易着潮返糖,宜放置于燥阴凉处,密闭保存,并防虫蛀。
【性状】①园参
又名秧参。主根(参体)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上部有断续的横纹。根茎(芦头)长约2~6厘米,直径约0.5~1.6厘米,有稀疏的碗状茎痕(芦碗)及一至数条不定根(参艼)。支根2~6条,末端多分歧,有许多细长的须状根,其上生有细小疣状突起(珍珠点)。
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园参主要有以下几种:㈠红参:主根长约5~20厘米,直径约0.7~2厘米。表面棕红色,半透明,有大纵皱,环纹不明显,有支根痕。根茎土黄色,上有碗状茎痕4~6个。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棕红色,中有浅色圆心。气香,味微苦。㈡边条参:性状同红参,惟一般以根茎较长,身长径圆,支根较长为特点。㈢糖参:主根长约3.5~12厘米,直径0.6~2厘米。表面淡黄白色,上端有较多的断续环纹,遍体有点状表皮剥落及细根痕迹。断面平坦,粉质,黄白色,有时韧皮部附近有淡黄色圈,中心部常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甘而微苦。㈣白人参:性状同糖参,形体较好,和野山参相似,但多为顺直体,根茎较红参长,须根分散,短而脆。㈤生晒参:主根长约3~10厘米,直径约0.3~2厘米。表面土黄色,有黑棕色横纹及纵皱,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而仅留痕迹。质脆,体轻,断面平坦,白色,有放射状裂隙。气香,味苦。有完整的根茎及须根者,称"全须生晒参"。㈥白干参:主根表皮均已除去,体表淡黄色或类白色,上端横纹不明显,但可见浅纵皱及支根痕。其它性状与生晒参近似。㈦掐皮参:主根长约6~15厘米,直径约1.2~2.5厘米,表面淡黄色,上端环纹不明显,但可见许多加工所致的凹点。支根浅棕色,支根与须根用线扎成牛尾状。断面白色。气香,味甘微苦。㈧大力参:主根长5~15厘米,表面淡黄色,半透明,有明显纵皱,上端有棕色横纹。细支根及须根均已除去。质硬而脆。断面平坦,透明角质状。气香,味苦。
园参商品,均以身长、支大、芦(根茎)长者为佳。支瘦小,芦短、糖重者为次。
主产吉林,其次为辽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
②野山参
又名山参。主根短租,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多具二个主要支根,形似人体。上端有细而深的横环纹。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须根稀疏,长约为主根的1~2倍,柔韧不易折断,有明显的疣状突起(珍珠点)。全体呈淡黄白色,皮细、光润。气香浓厚,味甘微苦。
由于加工不同,商品野山参有生晒参、糖参、掐皮参3种。其性状除全形外,均与相应的园参商品相似:以支大、浆足、纹细、芦长、碗密、有圆芦及珍珠点者为佳。
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③移山参
体形似野山参,但主根下部往往较肥大,纹粗而浅,常延续到主根中部,须根珍珠点较少。加工商品同野山参。
④朝鲜人参
产于朝鲜的人参,习称朝鲜人参,又名别直参、高丽参。商品有朝鲜红参、朝鲜白参之分,而以红者为优。
㈠朝鲜红参
加工法与国产红参相同。体较足壮,上生双马蹄芦与肩齐,单芦的名"独碗芦",中部皆深陷,边缘甚整齐,质坚硬。主根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顺纹,上部或显黄衣,全体显纵棱。支根多弯曲交叉。质坚体重。断面角质发亮,有菊花纹。香气浓厚,味甘微苦。
㈡朝鲜白参
芦头与园参相似,体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浅棕色细纹。须根大部除去,质松泡。断面有圆心。稍有香气,味甘微酸。
此外,日本栽培的人参,习称东洋参,始载于《纲目拾遗》,商品因加工不同,分为白参与红参两种。
【炮制】糖参类:除去芦头,切段即可。红参类:除去芦头,切段。或以湿布包襄,润软后切片,晾干。
【性味】甘微苦,温。
①《本经》:"味甘,微寒。"
②《别录》:"微温,无毒。"
③《本草备要》:"生,甘苦,微凉;熟,甘,温。"
【归经】入脾、肺经。
①《本草衍义补遗》:"入手太阴。"
②《本草汇言》:"入肺、脾二经。"
③《药品化义》:"入脾、胃、肺三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①《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②《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③《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
⑤《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
⑥《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
⑦《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
⑧《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
⑨《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s~3钱,大剂0.3~1两;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实证、热证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
②《药对》:"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动紫石英。"
③《药性论》:"马蔺为使.恶卤咸。"
④《医学入门》:"阴虚火嗽吐血者慎用。"
⑤《月池人参传》:"忌铁器。"
⑥《药品化义》:"若脾胃热实,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闷,噎膈便秘,有虫有积,皆不可用。"
【附方】①治营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白术、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常服温和脾胃,进益饮食,辟寒邪瘴雾气。(《局方》四君子汤)
②治胃虚冷,中脘气满,不能传化,善饥不能食:人参末二钱,生附子末半钱,生姜一分(切碎)。上三味和匀,用水七合,煎至二合,以鸡子一枚取清,打转,空心顿服。(《圣济总录》温胃煮散)
③治肺虚久咳:人参末二两,鹿角胶(炙,研)一两。每服三钱,用薄荷、豉汤一盏,葱少许,入铫子煎一、二沸,倾入盏内,遇咳时,温呷三、五口。(《食疗本草》)
④治三、二年间肺气上喘咳嗽,咯唾脓血,满面生疮,遍身黄肿: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杏仁(去皮尖、炒),甘草(炙)各五两,知母、桑白皮、人参、茯苓(去皮),贝母各二两。上八味为末,净磁合子内盛。每日用如茶点服。(《卫生宝鉴》人参蛤蚧散)
⑤治阳虚气喘,自汗盗汗,气短头运:人参五钱,熟附子一两。分为四帖,每帖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盏,煎一盏,食远温服。(《济生方》)
⑥治心气虚损,怔忡而自汗者:猪腰子一只,用水两碗,煮至一盏半,将腰子细切,入人参半两,当归(上去芦、下去细者,取中段)半两。并切,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汁送下。有吃不尽腰子,同上二味药滓,焙干,为细末,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百一选方》)
⑦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恍惚振悸,差错谬忘,梦寐惊魇,恐怖不宁,喜怒无时,朝差暮剧,暮差朝剧,或发狂眩:远志(去苗及心)、菖蒲各二两,人参、白茯苓(去皮)各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温米饮下,食后临卧日三服。(《局方》定志丸)
⑧治消渴引饮无度:人参、瓜蒌根各等分。生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麦冬汤送下。(《仁斋直指方》玉壶丸)
⑨治消渴引饮:人参为末,鸡孑清调服一钱,日三、四服。(《纲目》)
⑩止血后此药补之:大人参(去芦)二两,枣五枚。每服水二盏,煎一盏。细呷之,服后熟睡一觉,诸病除根。(《十药神书》独参汤)
⑾治吐血下血,因七情所感,酒色内伤,气血妄行,口鼻俱出,心肺脉散,血如涌泉:人参(焙)、侧柏叶(蒸焙)、荆芥穗(烧存性)各五钱。为末,用二钱,入飞罗面二钱,以新汲水调如稀糊服,少顷再啜。(《中藏经》)
⑿治小儿惊后瞳人不正者: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一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再服,愈乃止。(《仁斋直指方》)
⒀治下痢噤口:人参、莲肉各三钱。以井华水二盏,煎一盏,细细呷之,或加姜汁炒黄连三钱。(《经验良方》)
⒁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人参汤)
⒂治霍乱心烦躁:桂心二分(末),人参半两(去芦头)。上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分温二服。(《圣惠方》)
⒃治虚疟发热:人参二钱二分,雄黄五钱。为末,用棕尖捣丸,梧子大。发日侵晨,井华水吞下七丸,发前再服。忌诸般热物。(《丹漠纂要》)
⒄治妊娠酸心吐清水,腹痛不能饮食:人参(去芦)、干姜(炮)各等分。上为末,用生地黄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食前服。(《局方》小地黄丸)
【临床应用】①用于急救
大剂量的人参(o.3~1两)煎服或炖服,或以人参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0.57克)2~4毫升行肌肉或静脉注射,可用于心原性休克的急救,或其它一时极端垂危的病人;人参与附于合用可以救治亡阳虚脱。
②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人参对于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都有一定时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各种症状。人参对不正常的血压具有调整作用,或认为不同的剂量可以出现不同的作用:小剂量能提高血压,大剂量能降低血压。成人1日的常用量为0.2~3钱;人参浸膏(每毫升等于1克生药),每次服20~40滴,日服2~3次;人参酊(含量10%),每次5毫升,日服2~3次;人参粉,每次3~6分,日服2~-3次。
③对胃和肝脏疾病
对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过低者,服人参后可见胃纳增加,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对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也有报告称人参可使慢性胃炎病人胃痛消失,食欲增强,大便正常,胃液总酸度增加。对于急性传染性肝炎,在一定的治疗条件下,服用人参对于防止转变为慢性肝炎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④治疗糖尿病
人参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况,但不改变血糖过高的程度。或谓人参可使轻型糖尿病患者尿糖减少,血糖降低40~50毫克%,停药后仍可维持2周以上;中等度糖屎病人服人参后,虽然降低血糖作用不明显,但多数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如渴感等症状消失或减轻;某些患者服人参后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⑤对于精神病
人参对无力型和无力-抑郁型精神病,无论其病因如何(精神分裂症、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精神病,退化性精神病等),似均有治疗作用。也有认为,人参口服对器质性神经疾患仅能改善病人的一般主观症状,而无客观的明显治疗作用。
⑥治疗神经衰弱
人参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能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减少疲劳;对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均有-定的治疗作用,使病人体重增加,消除或减轻全身无力、头痛、失眠等症状。
⑦治疗阳痿
人参在中药里,一般用作强壮剂,可以补养元气;近人的研究,证明它有增强性腺机能的作用。人参酊对于麻痹型、早泄型阳痿有显著的疗效,但对精神型无效;对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性和脊髓性阳痿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⑧其他
人参还有提高视力及增强视觉暗适应的作用。与其它药物合用,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临床上对于实症,如由于突然气壅而得的喘症,由于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症,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均忌用人参。
中药人参种类多?
中国人利用人参调养身体、治疗疾病已有数千年历史,人参的珍贵众所皆知,是中医补品之首,被称为百药之王。
但因种类、产地不同,功效及营养价值上也有差异。人参依产地可分为韩国的高丽参、中国的长白山人参、美国的西洋参(又称花旗参或粉光参)。
分类方式除产地不同外,参体颜色则是另一种分类的方式,主要有红参、白参。
不同的人参有何不同?
人参依据制程及功效,分成人参、西洋参。
人参一般人口中的人参,就是红参及白参,来源通常是韩国的高丽参及中国的长白山人参或吉林参。红参及白参的差异在于制程方式的不同,由于炮制加工方法不同,可改变药物性味,进而改变药物的功效。
经过炮制的红参,切片时因人参体颜色偏红,称为红参,白参因没有经过加工,参体为白色而称为白参。
白参:性味甘平、微苦稍寒
白参没有经过药法炮制,性味跟红参比起来较平和,具补气生津、健脾益气的功效。白参主要能生津、养阴而兼有清热的作用,也就是说,针对口干舌燥、干咳、口渴、有便秘、容易上火的人,就很适合以白参来调养身体。
一般临床上常用的人参以白参居多,因现代人体质多半较燥、容易口干舌燥,利用白参来调养身体,就能让身体产生津液、不会口干,达到抗疲劳的效用。谈到人参,最常讲到的有效成分就是人参皂甘,人参皂甘的 Rb 及 Rg 是最常被提到的主要成分, Rb 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安定神经)作用, Rg 则是作用在兴奋神经。在人参皂甘的有效成分中,白参的人参皂甘的 Rb 比 Rg 多一点,因此,安神的作用比较明显。
人参适用于:年老体弱者,体质虚弱、有气虚症状者;贫血症患者;低血压、虚寒体质者;糖尿病患者;神经衰弱人群;脑力劳动者,学生,用脑过度的人群。
红参:性温、味甘且微苦,味道浓香
红参具有很好的补元气作用,可用在危急时止血之用,对于大失血、久病虚弱、元气大伤的病患,就很适合以红参来补元气。不过,现代人普遍都超过晚上 12 点才睡,体内虚火较旺,不太适合使用温补功效较强的红参,除非是体质真的很虚、元气大伤、大失血的患者才适合。红参的人参皂甘的含量高,兴奋作用比较强,所以,不建议晚上使用,怕有失眠的疑虑。
红参适用于:年老体弱、体质虚寒的人群;产妇;术后患者;易疲劳人士、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工作压力大亚健康人群,食欲不振,体虚无力者;经常性对着电脑的人群;应考的成年学生;糖尿病患者。
总而言之,红参与白参皆为人参,都有补虚、益气、强身、延年、增强记忆力、抗衰老、改善心律不整等的功效,但因为红参加了温补的药法炮制过,故红参为温补之药,气味较浓,适合体质虚弱的人;而白参性味甘平,适合一般人的补气、养阴之用。
西洋参西洋参:性凉、适合凉补。
西洋参主要是以美、加产地为主,坊间称的粉光参或花旗参指的就是西洋参,因产地的不同,西洋参与人参的种类也不同,其药性比较偏凉,不像人参那么温燥,有补气、养阴、顾脾胃、生津等的功效。像阴虚火旺、女生容易疲倦、口干舌燥、生活作息引起的燥热或虚火,皆很适合使用西洋参来调养身体。西洋参里的人参皂甘 Rg 远少于人参,但人参皂甘 Rb 比人参多,虽然也具有抗疲倦的效用,但不像人参那么强烈,故西洋参可同时对抗疲劳,但又不至于使人过于兴奋,对于神经安定的作用比较明显。
西洋参适用于:过敏、发育不良、容易感冒的孩子;用脑过多的成年人及正准备考试的学生;压力大的上班族,贫血头晕的人;内分泌失调、爱美的人;喜爱唱歌的人及需要常说话的老师;老年人。
党参、玄参、丹参——不是人参
党参、玄参、丹参虽然都有参字,但和人参不属于同一科。
党参的主要功效是补肺脾之气,适合用于平时容易疲倦、精神不振、感觉气短、语声低微,或是讲话容易声哑者,这样的症状代表此人肺气不足;另外,脾气虚所引起的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也适合使用党参来调养。
玄参常用于治疗痤疮、发炎性皮肤病、皮肤痒、咽喉肿痛等,属于阴虚火旺的症状。不过,因玄参性寒,会有腹泻的可能,不宜长期服用。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很常用于妇科调经,可改善痛经、闭经、胸痛等症状;且能治疗一些火热症的皮肤问题,对于安定神经、助眠除烦也有其效用;另外,部分也使用于高血脂患者,用来降低血脂肪及胆固醇之用。
人参的几种用法参品的种类很多,但每一种参的运用方式,有没有不同呢?一般在中药房买到的参是人参(红参及白参)、东洋参、西洋参;至于党参、玄参及丹参这三种参,一般则是药用居多,很少自行购买运用。
人参、东洋参、西洋参的用法及用量如下:
口含片:将参切成片状,每片大约是 2-3 克,用量一天不超过10克(约4片)为佳;若是较补的红参,则建议一天不超过5克,约2片为佳。
炖汤:国内一般炖鸡汤时会加入人参,参鸡可说是一般家庭最常见的中药食补,炖鸡汤时除了加参片外,也建议可加黄芪、红枣以及当归一起炖补,补血又补气。要注意的是,红参因为经过炮制,除了药性补,也相对比较贵,所以一般很少入菜,除非是身体极度虚弱者才适合,不然非常容易引起上火的症状。
泡茶喝:将参、天麻、黄芪、黄精各5克,以热开水500ml冲至 20 分钟即可。
人参的保健价值虽然相当高,但若过量使用,有可能出现口干舌燥、晚上失眠等状况,所以使用之前最好咨询中医师为妙。
人参功效和吃法是什么?
人参功效和吃法是什么
人参功效有益气固脱、健脾补肺、止渴生津、益智安神。吃法有含服、蒸服、炖汤、泡水服等等。
人参的功效:人参性微温,归心、肺、脾、肾经。具有益气固脱、健脾补肺、止渴生津、益智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体虚困倦、食少乏力、胸闷气短、心悸多汗、消渴、头晕头痛、健忘失眠等症状。
人参的吃法:1.含服:新鲜人参可以洗净后切片含服,最后再嚼碎吞下。2.蒸服:干燥后的人参可以选择切片后隔水蒸软后服用。3.炖汤:人参还可以选择炖汤服用。4.泡水服:可以直接使用人参切片泡水服用。
服用人参时需要注意忌食萝卜、葡萄、烟酒、茶、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