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位置一般在哪里,痛风和肾有关系?
痛风与肾脏有关。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其中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和肾脏。痛风按部位可分为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痛风性肾病可分为尿酸性肾结石和尿酸性肾病。尿酸肾结石,如果结石比较小,病人可以没有症状,一般通过检查发现,但一旦病人的结石逐渐增多,病人可以有肾绞痛、血尿等表现。尿毒症肾病早期,患者只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肾炎,或降低肾小管的浓度功能,出现夜尿增多。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怎样分清痛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
刘医生谈骨论筋🐳痛风、风湿和类风湿的区别🐳
大家都听说过痛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认为它们都会引起关节疼痛,但是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其实在医学上风湿病是一个总称,这两种疾病就属于它。它包括很多疾病,只要是关节、关节周围、肌肉、骨的慢性疼痛都叫风湿病。而大家说的风湿性关节炎是比较狭义的说法。下面说一下它们的区别。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的一组疾病。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肾结石和尿路结石,严重的出现关节残疾和肾衰。它的主要指标是尿酸升高。
一、病因
1.尿酸生成增多。2.尿酸排泄减少。3.因为肾病和骨质增生性疾病等其他疾病引起尿酸增高。
二、症状
1.突然疼痛。夜晚突然出现下肢远端单一关节疼痛。2.发热。疼痛部位皮温高。3.痛风石形成。4.高尿酸血症。5.病变关节皮肤瘙痒和脱皮。6.关节破坏。7.肾脏和泌尿系统受损。
三、治疗
首先要明白痛风是不能根治的,只能改善症状。预防发生。
1.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应用药物。如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3.慢性期可用苯溴马隆,别嘌醇等。4.戒酒,避免吃高嘌呤食物。5.多喝水。6.适当体育锻炼。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累积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
一、病因
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下面几项有关系。
1.自身免疫因素。2.遗传因素。3.感染因素。4.还可能与精神因素,体质好坏,天气变化等有关系。
二、症状
1.关节肿胀和疼痛。2.多个关节病变呈对称性。手关节为首发部位。3.早晨起来关节僵硬,活动一段时间后可缓解。4.关结婚动受限和畸形。5.可有发热,类风湿性结节,心脏、肺和肾脏病变。
三、治疗
1.发病时应休息,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2.药物治疗,包括青霉素,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激素等。3.手术治疗。切除病变滑膜。
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热有关,系是一种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表现为关节和肌肉对称性游走性酸胀疼痛。好发与年轻人,好发部位为膝、肘等大关节。
一、病因
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二、症状
1.关节游走性、对称性疼痛,可伴有红肿热痛。2.肌肉不适,全身乏力。3.不规则发热。4.皮下结节,环形红斑。5.舞蹈症。
三、治疗
1.抗链球菌治疗。2.水杨酸制剂。3.激素。4.中药治疗。
上面这些就是这三种疾病的区别。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关注🐳刘医生谈骨论筋🐳享健康人生痛风多高算高?
你好!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当疼痛发作时,患者会在半夜熟睡中疼醒,有患者描述疼痛感类似于大脚趾被火烧一样。最常发病的关节是大脚趾,但发病的关节不限于此,还常见于手部的关节、膝盖、肘部等。发病的关节最终会红肿、发炎,水肿后组织变软,活动受限,最后影响日常生活。这些症状会反复出现,所以一旦关节出现强烈、突然的疼痛后,就要及时看医生,做好症状管理和预防。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拖延的后果是疼痛感将越来越强,让人难以忍受。如果这时候发烧了,就说明已经出现了炎症。不仅如此,关节本身也会受到损害,严重的会发生肾结石甚至是肾衰竭,危及生命。
痛风超过350以上算高,当身体内患上高尿酸血症的时候会导致痛风,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口服一些药物来治疗,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病情加重,平时下雨天要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不要吃辣椒。
痛风患者能进行野外徒步运动吗?
感谢邀请。
痛风患者是可以进行野外徒步运动的,我们也建议痛风患者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对于痛风的控制有一定的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应适量,不能剧烈运动,运动中要做好保暖,避免受凉。另外我们不建议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人群进行徒步运动等,应先积极对症消炎止痛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开始运动。痛风患者的正规治疗很重要,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急性期对症消炎止痛、缓解期降尿酸)。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关节病,近年来患病率逐年增加,并趋于年轻。我们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避免诱发因素导致急性发作。生活中应注意:①避免进食动物内脏、海鲜、肉汤,尽量少吃动物性肉食;②戒烟、限酒,急性期不能饮酒,缓解期可少量饮红酒;③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④要多饮水,以白水最好,也可饮淡茶和咖啡,不能饮含果糖丰富的果汁、可乐等饮料;⑤增加新鲜蔬菜蔬菜和低果糖水果的摄入;⑥坚持适当运动,做好保暖工作;⑦减肥,注意控制体重;⑧生活作息要规律。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正规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主要包括:①急性发作期:以对症消炎止痛为主,禁忌降尿酸治疗,可选用非甾体消炎药、小剂量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注意监测不良反应;②缓解期:应积极降尿酸治疗,可选用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控制尿酸低于360umol/L或300umol/L(有痛风石)。但需注意的是尿酸不能降的过低,长期的低尿酸(<180umol/L)会增加老年痴呆和多发性硬化的发生。我们要重视痛风患者的治疗,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痛风,但运动需因人而异,不能强求,讲求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急性痛风发作。同时需配合其他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药物治疗。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切勿偏听偏信,以免贻误病情。
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得了痛风不能吃哪些水果?
痛风膳食配餐的三低两多:“低热量、低脂肪、低嘌呤、多饮水、多坚持”,里面对于嘌呤的限制是放在第三位的。
合理的热量和平衡的营养才是“王道”,痛风膳食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配餐的第一原则就是:限制总热量。是正常人推荐热量的八折摄入,比推荐量低300到600大卡左右。通过每天的运动,把体重减到正常水平,非常重要。 因为如果仅仅限制嘌呤摄入,而忽视总热量,馒头米饭水果吃多了(都是低嘌呤)也会碳水化合物超标转化脂肪,越来越胖,反而对痛风控制不利。如果总热量和三大产能营养素均衡摄入不超标,减少300到500大卡的热量摄入,毕竟吃进去的嘌呤是外源性,只占20%到30%,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你又不会吃很多,偶尔吃一些可口的瘦肉鸡肉,豆腐等,也无伤大雅。
传统的低嘌呤饮食将动物内脏、海鲜、肉类、酒、豆制品等高嘌呤食物均列为痛风患者的禁忌。近年很多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评估了饮食对痛风的影响,明确了动物内脏、红肉、高嘌呤的海鲜、酒等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尽量避免。而适量禽类、富含嘌呤的蔬菜和适量豆制品(不要大量喝豆浆)对痛风的影响不大。
限制嘌呤摄入主要是限制动物嘌呤的摄入量,而富含嘌呤的蔬菜由于并不明显增加血尿酸水平,且在健康人体中摄入蔬菜与血尿酸水平及肾结石发病风险的降低有关。2012年ACR痛风指南鼓励痛风患者摄入新鲜蔬菜。
其实,限制了食物热量后,食量少了,搭配合理了,也能进一步保证患者食物中摄入的嘌呤不超标。痛风患者饮食的热量可以参考糖尿病饮食,它是医生综合年龄、性别、肥胖与否、每日活动量、有无并发症等诸多因素制定的。通常,男性每日需要1400~1800千卡(大卡)的热量,女性需要1200~1600千卡的热量。我们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一盘加一杯脱脂奶,不要码堆,主食每餐
不超过一个小拳头,总共是400到600大卡。
大多数新鲜水果属碱性,且水果内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及维生素 C,因此通常认为水果是痛风的保护因素。然而,有研究发现富含果糖的水果与痛风发病率的增加呈正相关,因此痛风患者也应少吃苹果、无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圆、香蕉、杨梅、石榴等果糖较高的水果;增加摄入含果糖量较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西瓜、椰子水、葡萄、草莓、樱桃、菠萝、桃子、李子、橄榄等。在西方国家有吃樱桃防止痛风发作的传说,临床研究也证实樱桃有一定的防止痛风发作的功效,因此痛风患者可增加樱桃的摄入。
新鲜水果:含果糖量较低的水果如青梅、青瓜、西瓜、椰子水、葡萄、草莓、樱桃、菠萝、桃子、李子、橄榄等推荐摄入。
这是我做的痛风配餐,供参考。全天1500大卡。均衡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