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的八大功效,藿香有什么功效呢?
1.解暑功效:藿香可用于夏季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出汗、头晕、晕厥等严重症状。2.止痛作用:藿香具有行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滞引起的胸痛、胃痛、胃胀、厌食、饭后打嗝等症状。3.止泻作用:用于肠炎、饮食不当、中暑、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泻。也可用于治疗疟疾、痢疾等。
乛藿香的药用是起什么作用的?
藿香有以下功能:第一,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由外感风寒引起;第二,它具有祛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第三,具有诱导汗液的抗菌作用,能抑制溶血性链球菌a、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第四,它能促进消化。藿香中的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第五,它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檀香功效与作用?
檀香功效与作用
檀香的功效与作用为行气温中,开胃止痛。
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树干的干燥心材,其药性味辛,性温,归脾、胃、心、肺经。
一、功效与临床应用
檀香为理气药,主要功效为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膈不舒,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呕吐食少。
1.气滞血瘀,胸痹闷痛者,多配伍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寒甚胸阳不振,或遇寒辄发者,可配伍延胡索、高良姜等药物。
2.胃脘冷痛,泛吐清水者,可配伍干姜、乌药、丁香等药物。
3.寒湿伤中,霍乱吐泻,腹痛者,可配伍藿香、木香、肉桂等药物。
4.噎膈呕吐,饮食不进者,可配伍橘红、茯苓等药物。
二、禁忌
本品性温,阴虚火旺或实热吐衄者慎用。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药剂科 主任药师 冯雷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藿香颗粒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藿香颗粒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藿香颗粒的全称是藿香正气颗粒,主要的功效是解表化湿(解除外感的邪气,祛除体内的湿邪),理气和中(解除外感的邪气,祛除体内的湿邪)。主要的作用是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湿邪停滞之证。
藿香正气散的药物组成是白桔梗、茯苓、广陈皮、广藿香、紫苏叶、大腹皮、白芷、麸炒白术、姜半夏、姜厚朴、生甘草、大枣、生姜。
临床上使用藿香正气颗粒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湿邪停滞的感冒,怕冷发热,头沉闷疼痛,胸部满闷,胃脘及腹部胀满,呕吐腹泻,舌苔白腻。
孕妇、高血压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该药物,服药三天后无改善,应去医院就诊。服药前需要医生指导帮助,切勿自行用药。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香薷的功效有那些?
香薷,别名香茹、香草,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滇南本草》记载:"香薷解表除邪,治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发汗,温胃,和中。"
香薷味辛,微温,归肺、胃、脾经,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功效,主要治疗夏月感寒饮冷,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呕吐腹泻,水肿,脚气等症。
临床应用1.用于阴暑证。本品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用于夏季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所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闷发热甚则腹痛吐泻等,配扁豆厚朴以增强化湿之效,如香薷散。香薷利小便、消水肿,可单独应用,也可配白朮同用以健脾利水。
2、用于水肿证。本品有发越阳气,利水消肿作用。治阳气被遏的水肿、小便不利,配白术、益母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表虚者忌服。
药理作用香薷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和杀菌作用,并有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1.抗病毒作用:海州香薷水煎剂1:20 浓度时对病毒ECHO11 株有抑制作用。
2.抑菌作用:本品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3.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香薷挥发油对小鼠、大鼠、豚鼠和家兔的离体回肠自发性收缩活性皆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但对不同种属的动物的敏感性不同,对豚鼠回肠因鸡蛋清所引起的过敏性收缩和氯化钡所致的过敏性收缩均有对抗作用。
选方1.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滞,内感风冷,外受寒邪,憎寒壮热,身体疼痛,肢节倦怠,霍乱呕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时伤寒头痛:香薷(去土)二两,甘草(炙)半两,白扁豆(炒)、厚朴(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入盐点服。(《局方》香薷汤)
2.治霍乱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朴六两(炙),生姜十两。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须温。
参考资料:《中国药典》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伦俊杰提供)
欢迎关注“逸仙药师”,内有关于各种疾病合理用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