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的作用,吃什么药比较好?
脾胃不好是现今当下多数人的疾病,从10几岁的学生到50多岁的中年人,跨越幅度大,基本都同饮食有关。脾胃不好看似小毛病,严重起来会导致患癌,不容忽视。
脾胃不好需要长时间调理脾胃不好属于慢性病,脾和胃不是一天就不好的,而是长年累月累积而成的疾病,所以治病也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三分养七分治是治疗脾胃毛病的核心,重在坚持。
山药是健胃强脾的药物,它的功效强大,对于治疗肾虚也是有所帮助。山药含有的粘液对于修复胃粘膜很有帮助,可以减少食物对胃的刺激,加强胃的能力。
山药对健脾也很有作用,经常喝山药粥,对脾和胃的帮助很大。
脾胃不好的人吃什么中成药中成药是很多脾胃不好患者的选择,简单方便还没有太多的副作用。
①健脾丸
健脾丸的主要成分为党参,陈皮,山楂,白术等,作用就是开胃健脾。对于脾胃虚弱,吃的少饿的快的患者效果很好。健脾丸不适用与因为肠炎而拉肚子的人,同时,健脾丸吃了一段时间没有改善,就要考虑是其他疾病过药不对症,最好是咨询医生服用。
②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主要由山药,人参,白术,白扁豆等组成,这些药物都有健脾胃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泄的患者使用,一些湿气重的患者也可以通过服用这个药物来治疗。
这个药感冒发烧的最好不要吃,容易同其他药物产生反应,对身体不好。
脾胃也分阴虚阳虚,具体症状具体分析,不要盲目瞎用药,容易导致疾病朝着不可控方向发展。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有网友存疑大青皮与胡核桃莱菔籽与大萝卜不是同一植物对吗?
核桃,又名胡桃。是大多数人喜欢吃的坚果之一。
核桃在八月份成熟。核桃的坚硬外壳还包裹着一层果皮膜,挂在树上,已成熟的果实叫青皮核桃。此时摘下食用,香脆可口。
核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莱菔子和大萝卜是同一种植物。
大萝卜不要采摘,一直生长会穿苔,开花结果。它的种子叫莱菔子。
莱菔子入药,有健脾消食的功效。
炒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莱菔子是处方名,可能感觉很陌生,但要说萝卜种人们就非常熟悉了。萝卜种看似普通,却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味辛甘平,归脾、胃、肺三经。主要效用是消食化痰,下气定喘。故常把其归属于止咳化痰平喘药,因其消食行气的作用较强,也常认为是消导药。莱菔子主要治疗两方面的病证:1、宿食停滞:脘腹胀满,时时作痛,嗳腐吞酸,下利后重。如果留意的话就可以知道很多消积的药物如健儿消食口服液等其成分中就有炒莱菔子;2、痰浊气逆:咳喘痰嗽。如莱菔白果汤治咳嗽痰喘。
莱菔子功能消食导滞与祛痰下气,但都是用于实证,不适合于虚弱病人。对食积停滞,脘腹痞胀者与消导行气药如木香、槟榔等同用,还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莱菔子有消食化痰的功效,治痰饮停留、喘逆上气者与化痰止咳药如苏子、白芥子等同用。
莱菔子炒用和生用功效也有差别,生能升,炒能降,生用能逐气痰,除上焦气闷不舒;炒用则平咳喘,调下焦,治里急后重,健胃消食,理气止痛一般是炒用。
莱菔(萝卜)一身都是宝,“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人在进食过饱时吃点生萝卜,打嗝或矢气后会舒服很多;莱菔英(萝卜缨)治痢疾和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地枯罗(莱菔根老枯瘦者)利水消肿,主治面黄肿胀,胸膈饱满,痢疾,痞块等;
莱菔子入药宜捣碎服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人的身体内真的会有宿便吗?
您好,我是黄志艳大夫,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人的身体内真的会有宿便吗?关于宿便,又是怎么理解的呢?
经常听到患者来诊时谈到“宿便”,更有一些患者直接就以“清宿便,排肠毒”为目的来找我咨询开药,在此,黄志艳大夫和大家做个统一回复。
“宿便”是什么?是医学专有名词吗?
黄大夫可以毫不含糊地来回答:其实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宿便”这种说法。这个回答也许让某些人感到意外,但这是正确的、科学的答案。
“宿便”真正的命名者是微商,微商们为了推销一些“排毒药”,不断向大众灌输“排宿便,清肠毒”的概念,久而久之,受众就接受了这个概念,真的认为有什么“宿便”、“肠毒”了。
通过交谈,我发现一般人对“宿便”的理解是非常模糊的,有的人甚至认为有“几个月的”或“几年的”“宿便”停留在肠中。事实果真如此吗?“宿便”真的可以在肠中停留几年之久吗?
正常人一天可以排1-2次便,也可以1-2天排1次便,甚至2-3天排便1次,均属于正常范围。但若超过3天才排便1次,就要查查原因了,会不会是便秘或有肠梗阻等其他原因。粪便基本上不会长期停滞淤积在结肠肠管中,它就像流动的河水一样,一直在向前推进着。当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结肠后,它一方面将内容物不停地搅拌、混合,另一方面又将其向直肠方向推进。在这样又揉又挤又推的运动中,什么粪便也不可能长期淤积在结肠中,所以说结肠中一般不存在宿便,推进的慢倒是有可能的。
至于“一天不排便就相当于抽一包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这样看来,“宿便”说法其实就是伪科学,那么,很多商家说如果不及时清理“宿便”,就会导致“肠壁发黑”,所以“清宿便,排肠毒,就可以有效避免肠道发黑”这是真的吗?
正常人的肠壁呈粉红色,少数有肿瘤或局部炎症的肠壁可有肿胀、糜烂或充血等异常表现,但没有商家所说的普遍存在的“宿便”“肠壁发黑”等情况。
我们应该明白,正常人体内都有细菌,排出的粪便固体重量的30%都是细菌,当然这些细菌有些是有益菌,有些是有害菌。通常他们在肠道内保持相对平衡,成为肠道粘膜屏障的一部分,医学上叫做“微生物屏障”。微生物能够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我们鼓励适量补充酸奶,主要目的就是补充益生菌。为此,黄大夫不赞成大家盲目服用所谓的“清肠茶”,通过其中的泻药成分来促进排便或减肥,因为食物快速通过肠道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会造成营养不良,严重时可导致人体脱水,还容易诱发或加重痔疮,而且使人养成对泻药的依赖,最终导致顽固性便秘。
更为令人忧虑的是滥用那些清肠保健品,会使肠道蠕动加快,可能造成肠扭转、肠套迭或肠梗阻,病情严重时需手术治疗。滥用清肠保健品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是会造成结肠黑变病,增加肠道肿瘤的患病概率。
在此,黄志艳大夫再次提醒,不要轻信那些“清宿便,排肠毒”的保健品宣传语,一旦身体有任何异常要及时去正规医院诊治。
在吃清热解毒的中药时能吃萝卜吗?
所有的中药禁忌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民间有吃中药就不能吃萝卜的说法,但其实不严谨。
实际上,萝卜主要是和补气的中药不一起吃就可以了。清热的中药没有这么明显的禁忌。
白萝卜和它的种子——莱菔子,都具有降气、泄气的作用。莱菔子是中药,降气作用更强一些。比如我们吃白萝卜的时候,经常会放屁,这也说明白萝卜有降气的作用。
降气作用,导致它们与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具有作用相抵消的效果,这样补气的中药效果就会降低。
常见补气中药有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刺五加、白术、太子参等,所以在以这些药物作为主药的药方里,医嘱可能会让你忌白萝卜。
但清热解毒的中药,与萝卜的作用一般是互不影响的。
清热解毒,一般是“中医八法”中的清法,是运用寒凉的方药,通过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热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蒲公英、地丁、金银花、连翘、菊花、白头翁、夏枯草、决明子、大黄、黄连、黄芪、黄柏等。
而萝卜、莱菔子,一般是消法,或叫消导法或消散法,包括消散和破消两方面,是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方药,使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气、血、食、痰、水湿所形成的积聚、痞块等疾病。
因此,如果你的清热解毒中药里,没有明显的补气中药,是可以吃萝卜的。
食物和药物之间,隔开半个小时以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