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作用与准确位置,我想知道胃经穴的准确位置?
胃经的主要经穴是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下眼的四横指和胫骨缘,而外膝(小腿鼻)眼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与外踝同平面。外侧膝盖(小腿鼻子)眼睛之间的中线。胃经的主要经穴是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活络经络、舒缓风化湿、强身祛邪的作用。
二阳来袭?
我认为注意个人防护。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喝水,如果发现类似的症状及时呆在家里,不要四处游荡,免得感染于他人。适当地健康身体运动,提高免疫力,健健康康身体最重要。
足三里是左腿还是右腿外侧?
你是故意这么问的吧。左右腿都有。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按摩足三里的作用与好处有促进消化系统功能、加快毒素排出、提高身体免疫力。民间有按摩足三里,就是吃了一个老母鸡的说法。我们中老年人每天按摩一下足三里是有好处的,当然按摩从上到下,百会穴,风池穴,膻中穴,委中穴,阴陵穴,三阴交都可按摩一下。敲敲胆经,疏通经络,是有益无害的。关键是细水长流,每天坚持拍拍打打,身体健健康康的,何乐而不为呢?
人体有哪些重要的穴位?
中医的针灸、推拿、点按等这些都离不开穴位,人身上一共有五个地方被称为黄金穴位,中医专家指出,常揉这五个地方可以抗衰老。
这五大黄金穴位分别是:百会穴、涌泉穴、关元穴、印堂穴、膻(dàn)中穴。下面依次为大家介绍常揉这五个穴位的好处,大家可以在平常生活中多揉揉。
1、百会穴百会穴位于我们大脑顶部的正中心,说的严谨一点,就是头顶到后脑勺的0.618处。百会穴位于人的头顶,也就是人体最高的地方,因此这里交会了各路经脉的阳气。常揉百会穴可以顺通经络,提升督脉的阳气,保持心情舒畅。按摩百会穴的办法有三种:
第一种: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会穴,每次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天大概两到三次。
第二种:用右空心掌轻轻的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
第三种:悬灸、雀啄灸百会穴,这种一般持续15-20分钟左右。
2、涌泉穴脚是热人体一个很重要的存在,人类的行动少不了他,而且在人的脚下存在着很多的穴位,涌泉穴就是重要穴位之一。涌泉穴的位置在脚心,脚后跟到脚趾的0.618处。《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就是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涌泉穴在人体养生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常揉涌泉穴可以使老人保持精力旺盛、体质增强,免疫力也会增强,常揉涌泉穴的办法如下: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3、关元穴关元穴在肚脐下面四横指处,也就是脚顶到头顶的0.618处。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一般会集聚在此,而且要从这个穴位传送至皮部,说通俗一点就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常揉关元穴可以调节内分泌,改善长斑、长痘痘的状况,如果女生有痛经的情况,常揉此穴也很有效果,可以多揉揉。
4、印堂穴这个穴位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哪里吧,经常听那些算命的先生说,什么印堂发黑,最近诸事不顺。印堂穴在两个眉毛连线的中点,从下巴算起,位于头部0.618处。中医认为这个穴位的功用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还可以预防鼻出血、鼻炎和感冒等疾病。
方法如下:
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
5、膻中穴这个穴位在我们可能听得比较少,它是人体的中间部分,位于两乳头连线中间,躯干的0.618处。因为是人体的中心,所以这里是心包经经气聚集之处,还是很多经络的交会穴,可以宽胸理气,常揉这个穴位可以调节神经功能,对哮喘、胸闷、心悸、心烦、心绞痛等很有帮助。如果是由乳腺的人,建议经常按揉此处。
办法:每天按揉100下,时间大约在2到3分钟,如果你有什么想不开的或者是闷气,这样一揉就会好很多,人也会变得安宁和舒心。
人体下半身都有哪些穴位?
人体下半身都有哪些穴位
人体下半身的穴位有很多,临床上常用的穴位有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涌泉穴等。穴位不同其功效主治也不同,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基础上,选穴治疗。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具有健脾化湿,滋补肝肾的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腧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当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可调补脾胃、补中益气。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穴位,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是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具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涌泉穴,属于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大致相当于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具有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调二便的功效。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杜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