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最好的树上寄生茶?
在农村,农民都喜欢在自家的地里,房前屋后种植一些树木,像种植一些果树,李子树,梨树,桃子树,枣子树等,还有一些观赏类的风景树,如桂花树,有的还会种植一些梧桐树,椿树,杉树等。种植的这些树各有各的用处,
这种寄生茶在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和广西湖南等省区的山上的树上一般可以看到,特别是在冬天树叶落了后,最明显了,从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

其实这种寄生植物,把它当柴烧了,是很大的浪费,在懂中药的人手中,是一种很好的药材,价值珍贵,网上售价一斤都卖到30元。它的药用价值及用药方法,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这里不方便详细介绍。

用药的话,从桑树,杉树,板栗树上砍下这种寄生茶,然后用刀砍成3-4厘米长的一节,然后晒干,即可。它全年可以采收。也可以扎成小把放置。
因此,在农村的朋友们,如果在你们的家乡山上,看到杉树,板栗树,桑树上面长有这种寄生茶,以后千万记得不要把它当柴烧了。用它来煎茶喝有很好的功效。
板栗泡酒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秋冬时节正是吃栗子的好时节,无论是糖炒栗子还是栗子糕,都有着香甜的味道,软糯的口感,吃到嘴里别提多幸福了!不仅如此,板栗还可拿来泡酒喝
板栗泡酒的配方
【药酒配方】板栗600克,谷养康无添加泡酒用酒5000毫升。
【制作方法】将板栗洗干净,拍碎,放入谷养康无添加泡酒用酒,密封浸泡7日后去渣即可
【配方(仅供参考)】板栗800克,人参一只,红枣100克,枸杞50克,冰糖50克,谷养康无添加泡酒用酒2.5L
【制作方法】将板栗,人参,红枣,枸杞,冰糖放入泡酒容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浸泡30日即成。
板栗有什么药用价值?
板栗的药用价值
板栗性温,能健脾养胃,补肾强腰,益气活血、止血消肿。主治反胃、泄泻、腰腿软弱、吐血、衄血、便血、金疮、折伤、肿痛、瘰疬等症。
民间有“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之说,无论用栗子与大米煮粥或者与鸡肉、猪肉等共同炖食,均有极好的滋补治疗功效。
药膳方1.栗子猪肾粥:栗子10个(或30克),每天清晨空腹嚼食,再进猪肾大米粥。
用于治疗肾虚腰膝酸软、脚弱乏力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2.栗肉淮山粥:栗肉30克,淮山药20~30克,炒扁豆10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洗净。诸物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煮粥至熟,加适量白糖调味即可食用。
可以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
3.栗子鸡:栗肉250克,鸡1只。先将鸡肉切块入锅中微炒,加入调料和水略煮,放入栗肉,焖煮至两者熟烂即可食用。
可治疗脾胃不足,肾气虚弱。
4.栗子猪肉汤:栗肉200克,猪瘦肉250克。先将猪肉洗净切块煸炒,加水和调料,倒入栗子,一起炖汤服食。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咳嗽及脾肺肾虚等症。
5.栗粉大枣粥:干栗肉5枚研为细粉,大枣5枚,大米50克。先将大枣与大米煮粥,将熟时加入栗肉粉拌匀,再煮片刻即可食用。
可以补肾健脾,治疗小儿腰腿无力和小便多等症。
栗子生食熟食皆宜,每天吃生栗7~10枚,可治疗吐血、鼻出血、便血等各种出血症,对口腔溃疡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栗子熟食能益气补脾,健胃厚肠,补肾气,强筋骨。凡年老体虚、脾胃虚寒、羸疲乏力、腰酸腿软、食少纳呆、气怯咳喘、肠鸣久泻者,每天吃7~10枚熟栗子即可起到治疗作用。
栗子、桂圆与大米煮粥可治久病体虚、形体羸瘦、皮肤干涩等症;栗子与大米煮粥又可治小便不通或尿频而滴沥不尽。将栗子肉与核桃肉各等份,捣碎加糖拌匀,每次服5~10克,每天1~2次,可治肾虚耳聋,并有补肾益精之功。
饮食宜忌板栗适宜身体虚弱、腰酸腿痛、小便频数、内寒泄泻、支气管哮喘等患者食用,适合老年人食用。
脾虚湿盛者不宜食板栗子;因其含糖分高,糖尿病患者也当少吃或不吃。
栗子要细嚼慢咽,才能对人体有益。
关注头条号“家庭医药杂志”,为您科普医药、健康、养生知识。
农村里种植的板栗能够用来榨油吗?
感谢邀请,可以明确的说板栗是不能榨油的。板栗可以炒、煮、蒸、煲汤、炖排骨,炖鸡、炖肉,做粥,米饭。还可以用板栗泡酒,有补肾健脾以及养胃、强健筋骨的作用,。这是咱迁西板栗做的猪肘板栗,板栗煲鸡,色香味漂亮吧,有没有诱惑到你😍
板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板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板栗是壳斗科植物栗的果实,具有健脾益气、活血消肿、补肾强筋、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腿酸膝软、瘰疬、衄血、吐血、便血等。据现代研究显示,板栗还有抗炎、抗菌、抗凝血、升高白细胞、降血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板栗不仅可以作为药物使用,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板栗含有脂肪、蛋白质、葡萄糖、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等多种成分,其中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葡萄糖成分可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核黄素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临床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解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