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区分风热风寒,风寒风热感冒中成药?
风寒风热感冒可采用清热解毒、宣肺利咽、理气祛风、解表散寒的中成类药物治疗风热或风热湿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鼻塞、食欲不振。清热解毒、安神镇静,主要用于高热、咽喉痛等,由外感风热毒、火毒过多引起引起的感冒。
从中医学上讲属于风热还是风寒湿症?
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从新冠的发病特点来看,其属于瘟疫。瘟疫从中医方面来看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中医温病学是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与疾病不断斗争,总结出来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运用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扭转了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不能治疗器质性疾病的错误认识,也吸引了西医对中医温病学的兴趣。
温病的特点:
1、由某种瘟疫邪气致病。明代吴有性在《温疫论》中指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里所说的异气,也就是西医中所说的病毒或细菌。吴有性总结瘟疫侵犯途径、传染方式和流行特点,温疫邪气侵犯人体的途径不同,当是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此处称为膜原。这里的膜原,是说明温疫之邪在人体之内,外可连于表,内可入于里的特点。从新冠的传播方式来看,恰与此相呼应。
2、临床以发热为主症。这是各种传染病几乎都有的症状。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人,首要的症状就是发热,人体不同,发热程度不同。
3、温热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从早期新冠特点来看,病人感染后肺炎居多,这就是温病的犯肺,另外新冠病毒可的损伤心肌等其它系统,也符合逆传心包之说。
4、明显的传染性。三年来,新冠的传染性是毋容置疑的。
5、季节性和地域性。新冠首发季节是2019年12月底,这三年从流行情况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季节,但从发病高峰及发病规模来看,还是以秋冬季显著,今年预计流行高峰会在春节前后,说明新冠也是符合这一特点的。
综上,新冠病毒感染,从中医学上讲属于瘟疫,符合温病学说。
问风寒风热炎症名词解释以及之间的关系?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1无汗,流凊涕.肢节酦痛.咳嗽少痰乚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身痛咳嗽痰黄稠i口干.微渴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怎么判断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
正确判断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对我们选择中药、中成药的治疗至关重要,两种治疗药物截然不同,如果判断错误,选错了药物,则有可能加重或延缓病情,那么到底如何区分呢?
一、风寒感冒:
一般主要症状时没有汗、一般不会发热,或是发热症状较轻,伴有头痛,关节酸痛、有鼻塞、有时还会伴有清鼻涕。次要症状包括咽喉痒、咳嗽,痰液稀,颜色是白色的,口不渴,喜欢喝热水,舌苔发白。
治疗:疏散风寒,辛温解表。
可选择的中成药包括:症状较轻的,有鼻塞,体温不超过38度,有轻微的肢体酸痛,咽部干,偶有偶有流涕和咳嗽,微汗出,轻微头痛。常用药物:都梁丸、风寒感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解毒灵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四季感冒片、荆防颗粒、感清糖浆等。症状重的,发热在38.度以上,肢体酸痛明显,咽喉痛,头痛重,不能工作,口渴明显等,可选择中药注射剂如痰热清、热毒宁、炎琥宁喜炎平等
二、风热感冒:
主要以发热为主,咽部肿痛,鼻塞,流黄色的鼻涕,且比较浓,次要症状为头胀痛、咳嗽,有痰是黄色的,而且比较黏,舌苔薄,颜色微黄,舌尖也发红。
治法:疏散风热,辛凉解表。
可选择的中成药治疗包括:
临床上用于风热感冒的口服药物很多,主要包括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精制银翘解毒胶囊、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胶囊(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复方双花口服液、羚羊感冒片、感冒退热颗粒等。可以优先选择连花清瘟胶囊、柴黄颗粒、柴芩清宁胶囊、蓝芩口服液、清开灵软胶囊等。重症患者可选择注射剂痰热清、热毒宁、喜炎平等。
总之,一定要根据症状严格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症状,不可盲目选择中成药,以免治疗不对症,起到相反的治疗效果。
怎么辨别伤风感冒和热风感冒?
感冒也是上呼吸道感染,也称作伤风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典型的特点是打喷嚏,流清水样的鼻涕,风热感冒是会出现鼻塞,鼻子不通气,流黄鼻涕,其他的症状有时像类似,比如会出现肢体关节的疼痛,发烧,发冷,咳嗽,嗓子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