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歌诀顺口溜,三伏天怎样养生?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中医吴兰贞,以为有42年的中医大夫,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为大家推荐中医药知识和健康常识!
都说“小暑牵三伏”,上周日刚过完“小暑”节气,这周五就要正式进入“三伏天”。按传统推算方法,今年三伏长达40天,高温天气将持续40天之久!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同时也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40天!
今年的三伏时间
分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具体如下: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10天)
7月12日开始就要进入三伏天了,大家要做好准备哦!
“伏天过不好!!!
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太大!绝非危言耸听”
首先!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
“伏天里我们要一心防暑?”
错!!!正好相反。。。
“暑天不避暑”
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
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赶紧往下看!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这时受寒会怎样?
这时身体受寒,毛孔会闭合......
一是热邪不出,内外热邪勾结,心焦、肉酸、气短、皮粘等诸多不适缠绕周身;
二是热邪壅阻,外遭风寒,常患热伤风感冒;
三是体内阳气不足,身心不长,表现为秋冬心寒,四肢不温。
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借三伏阳气,扶阳祛寒湿
由于咱们现代人日常习惯久坐,又整天待在空调房,平日里也很少运动,所以容易“上热下寒”之症。
假如下面这些症状:
1、反复上火:溃疡、咽喉痛,女性经前长痘;
2、睡不好:入睡困难、易醒、深度睡眠时间短;
3、头脸油腻:头发、脸爱出油,每天都要洗头;
4、关节疼痛:肩周、膝关节、腕踝关节疼痛,女性常痛经;
5、肥胖:赘肉集中在腰腹、下半身,脂肪堆积;
6、肠胃脆弱:饮食耐温不耐寒,吃凉食就拉肚子,大便黏腻;
7、舌苔泛白:舌苔中间发白,舌尖、舌边腥红;
你中招超过2条以上,那你很可能是“上热下寒”体质!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中医有“热养生”一说,此时如果用正确的方法,给身体加把合适的“火”,就能让双重阳气内外夹击体内寒湿,从而轻松排陈寒、祛阴湿、养阳气。
三伏天吃牛羊肉
很多人认为牛羊肉是冬天进养佳品,实际上夏天吃,也可以温阳散寒,补中益气。“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就足以见羊肉在伏天的效用。
不过夏天食用热性肉类时,要注重荤素搭配,温凉互补。吃涮羊/牛肉火锅时,多吃冬瓜、青菜平衡寒热。牙痛、上火、发烧感染、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热性肉类。
这5件事损阳气,三伏超忌讳
1、空调吹一夜
很多人夏天喜欢“开着空调盖棉被”,但实际上,整夜开空调不仅费电、费钱,还会使全身毛孔闭合,加重体内寒湿。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
2、冷风对着吹
吹空调或风扇时,建议风向不要对着人。否则,冷风进入身体,寒气凝滞、气血受阻,很容易出现感冒、头痛、鼻塞、面瘫等病症。
脖颈上建议盖上毛毯,以免颈椎、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痉挛、后背酸痛。
3、不爱开窗户
空调房虽然凉爽,但长时间不开窗,室内潮湿闷热、通风差,体质会越来越虚弱,而且空气质量变差后,也更易致病。
4、贪凉洗冷水
夏天炎热,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洗冷水澡,容易让寒气入侵,阳气耗损。建议小伙伴们用温热水洗澡,既利于消暑防病,又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强抗病力。
5、最怕出汗不换衣
《孙真人卫生歌》说:“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三伏天,大家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否则不仅阳气受损,还会使湿气入里化热,形成湿热证,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证。
三伏天常喝姜枣茶
我们都知道,脾虚是件毁颜值的事,会让你面色蜡黄,皮肤松弛,会出现水肿眼袋以及皱纹,而姜枣茶可以祛湿补脾,温中散寒,补血正气。
姜枣茶配方
原料:去核红枣6颗、枸杞一把、生姜薄片8片。
做法:2-3杯水,煮成淡红色即可。每天中午12点之前饮用为宜。
重点:生姜不要去皮,姜的分量可以多一些,煮出来的水喝起来要有点辣辣的
这款姜枣茶只要不是热性体质和糖尿病人,都可以喝。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驱散体内病气噢~
怎样学艾灸?
感谢普济先生的邀请。
先说下艾灸,《孟子》记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说明这个时期艾灸疗法非常普及,疑难杂症须选用三年陈艾来治疗。艾灸历史源远流长,纵观艾灸的发展,分为:
一,传统艾灸,艾绒,艾条,艾柱灸
二,现代艾灸,新型器材,新型灸材,比如艾灸盒,比如艾艾贴。
在家里艾灸操作方便安全是未来艾灸的重要发展方向。
怎样才能确认自己找到的穴位是否正确呢?方法很简单,在寻找按压穴位时感觉有酸胀麻木或疼痛感,或按压后感觉疼痛得到了缓解,说明找对了正确穴位。艾灸的作用是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面,所以在艾灸治疗时穴位的选取不必和书上所描述的位置丝毫不差,大体选对就可以。这点与针刺疗法不同。
施灸前后各饮一杯温水,如果灸的穴位分散就应按先背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艾灸常用的施灸体位及适合灸疗的部位有六种,分别是仰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灸治时间也不一样。养生保健与普通疾病的灸疗时间宜短,顽症重症灸疗时间宜长,体质强壮者宜长,久病体虚者宜短,成年人宜长,小儿孕妇老年人宜短,初次灸疗的人宜短,长期进行灸疗的人宜长。
俗话说“艾草不离身,医家不登门”,艾在燃烧时产生一种比普通长红外线渗透力高3-4倍的特殊红外线,可以用来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用艾灸的方法疏通经络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开车的时候都是经常喝什么饮料能提精神?
你好我是乡村伟姐,我驾龄十年了,十八岁就拿驾照了,而且现在也是天天开车上下班,开车犯困一般都是跑长途的时候,我一般都是从我们山东开车去北京我老公家,我跑长途的时候不习惯喝饮料,一般都是让我老公坐在副驾驶陪我聊天,聊天比和饮料管事我是这么觉得啊!我老公是个新手一般不让他开车上高速,都是我自己开,中间去两次服务区,一股劲开到北京,所以说开车的朋友跑长途还是让副驾驶做个人陪你聊天是最好的,饮料只是起短时间作用,谢谢。
中药对缓解颈椎病有效果吗?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大型医院里一般都采用推拿和西药相结合,当然中药治疗也很常见,毕竟中医治疗在我国已经流传已久。中药治疗虽然有不错的疗效,但是药效缓慢。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颈椎病是一种普遍的肩颈部骨病,其病因非常多,最普遍的病因有错误用脖颈如不节制低头及躺在床上看电影招致的长期侵蚀,病理性的骨质增生、长骨刺及韧带增厚及骨头松动等等。出现于学生、上班族等不节制“低头”人员,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人员和肩颈位置损伤过的人员。颈椎病可规避可医治,妥当的自我医治还可以缓和颈椎病的病情发展。
中药治疗中膏贴疗法主要是通过膏贴将药物快速渗入病灶,调整关节紊乱,减轻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并对局部受压神经根产生的炎性水肿和疼痛起到治疗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使灸感直达病所,达到消瘀散结,温经通络,祛除风寒湿邪的效果。
介绍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治好了很多人。理疗,在颈椎病的治理中,理疗可起到各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普长因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当然,如果颈椎病疼的实在难以忍受可以配合药物治疗,膏贴三川归效果就不错,淘宝上都能买到,很便宜可以试试。
哪个省的人最能喝酒?
我的几个内蒙古同学都能喝,尤其是一个乌兰察布的同学,一个锡林郭勒的同学,太猛了,锡林郭勒的同学还是女的,蒙古族,人高马大,长得也漂亮,蒙古名字叫娜仁高娃,长得真像全智贤,喝酒玻璃杯子一口闷,吓死个人,当年没追上,人家看不上我。
最能喝的真的是内蒙,其次是山东,再次是东三省之黑土地黑龙江,紧接着是河南,再接着是四川,而其它地区基本上都可以手拉手掰个手腕,都能打平手。
那为什么内蒙能喝呢?
内蒙是汉蒙多民族融合的地区,内蒙人更能喝的是白酒,蒙倒驴、蒙古王、河套王、宁城老窖、草原白、金骆驼等本地白酒广受欢迎。
内蒙古人有一种自尊心,你不把事情做到家,他认为你是看不起他。既然能坐在一起,就应该做实在人,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大家喝酒图痛快,你能喝但是不喝,那么就是把自己孤立了,劝了几次人家心里就想,这人不好交。如果你喝酒喝得爽快了,就会得到尊重,只是喝到差不多的时候,他也就不再劝酒了。
至于内蒙人为什么那么能喝?“躺赢职场,人间不值得”的内蒙李诞这么说:“为啥我们内蒙古人这么热情?因为寂寞。牧区放牧的时候,多少公里看不见个人,好不容易来两个人,我为什么不热情点,喝点酒聊聊天。
他们为啥灌你酒?就是为了让你喝多难受,再多陪我两天。所以当你进入蒙古包的时候,主人先给你献上了一条哈达,然后端上了三杯酒,在你敬天敬地敬万物一饮而尽后,终于正式落座了。其实后面还有,就像伍佰唱的歌那样:来来来,喝完一杯还有一杯,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
内蒙的朋友真热情好客啊:“朋友,我先介绍一下今天的在座的朋友,你能说出来他们的名字,就是你认我们这些朋友,我们自己喝一杯。要是你说不出来,那是不到位,你自己喝一杯。先从你旁边的腾格尔开始,再往下是呼斯楞、马勒极…”
乖乖,这名字就像周深唱的《达拉崩吧》里面的“”达拉崩吧斑得贝迪卜多比鲁翁”,不喝酒头都晕了。
终于你好不容易喝完,内蒙朋友被你由衷感动了,端起酒杯来了一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喝完一杯看看草原美丽的花,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站在草原望北京,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这就是内蒙的热情,男女把白酒当水喝,比东北感情深一口闷还狠,其实这和他们的遗传以及生活环境有关。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游牧的生活方式居无定所,以前冬季就靠白酒来取暖,久而久之,对于白酒的抗性有所增强,身体对酒精的耐受力也越来越强,越喝越多,酒量越喝越大。
内蒙人喜欢交朋友,喜欢跟朋友喝酒,心胸宽广,威武雄壮,这也是很多人如此神往”风吹草低见牛羊”内蒙草原的原因吧。
不过内蒙人能喝酒,也是有民俗禁忌的。有些和维族相似,就是年轻人不在长辈面前抽烟喝酒。
而一个成年男子是否能喝酒会直接关系到他与人相处的密切亲疏程度。但是饮酒也是分场合的,在有些情况下,蒙古人非常忌讳喝酒娱乐,再有就是给死者送葬时不能喝酒。
我们知道,喝酒是用来助兴的,而举行葬礼是比较严肃和沉痛的事情,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和对死者家属的尊重都不应该在送葬仪式上喝酒作乐,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和没有家教的行为,是极端愚蠢的做法。
另外,在父母、兄长、亲友面前,不满35岁的孩子也是不能吸烟喝酒的,如果不遵守这些蒙古族礼节和规矩,不仅其本人会横遭指责,就连他父母的名声也会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