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去湿气效果怎么样,肝胆湿热如何调理?
中医妙招:调理肝胆湿热,3个穴位不妨多艾灸,疏肝利胆
进入三伏天的末伏,天气燥热愈发的严重,湿气、湿热、湿邪不断来袭,很多网友反应自己有肝胆湿热了。很多人可能对肝胆湿热不是很熟悉,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会有过肝胆湿热的症状。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讲讲。
肝胆湿热导致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表现在身体有以下症状:
肝胆湿热的患者常常容易感觉身体发热,胁肋胀痛、灼热;浊气上逆引起口干、口苦、口臭,给生活带来尴尬。
湿热之气侵犯到肝胆,使胆液外泄引发黄疸,会出现眼睛、身体发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短赤,大便异味大,臭秽难闻;
湿热阻滞,使脾胃升降的功能下降,所以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腹胀;再看肝胆湿热者的舌头,舌头是偏红的,舌苔黄而且又厚又腻;脉搏跳的快,摸起脉来就像是在摸琴弦。
其实肝胆湿热常见于胁痛、黄疸、妇女带下、淋证、癃闭等疾病中。西医学的急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及泌尿生zhi系疾病中可见本证。
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了肝胆湿热?
形成肝胆湿热体质一方面是先天因素,后天也很重要。
首先,一般患有肝胆湿热的都是长时间食用肥腻、辛辣的食物的人群。抽烟、喝酒、熬夜三者兼备更是成为湿热的“三大法宝”。
其次,长期的情绪压抑也会形成湿热体质,尤其是情绪压抑后借酒浇愁的人。
再者,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长期工作或居住,使湿热侵犯人体,从而停留于体内。
最后,脾气急躁,容易生气的人也会容易肝胆湿热。这是为什么呢?肝胆是表兄弟,互为表里,有一个脏器出问题,另一个脏器也会跟着有问题。脾气急,即肝火旺盛,肝火越旺肝胆的湿热就越重,肝胆湿热越重了脾气就越急,越容易生气,恶性循环。
如何预防调护肝胆湿热?
1.适当喝凉茶
祛湿热可以适当喝一些凉茶,但是也不能长期服用。同样,也可以适量使用些车前草、溪黄草、淡竹叶、木棉花等药材。
2.少吃甜食,饮食清淡
湿热体质的人要少吃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吃些绿豆、苦瓜、冬瓜、丝瓜、鸭肉等。
3.经络调养,肝胆湿热可以灸这几个穴
曲泉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位置:屈膝内侧横纹端,当股骨内上踝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处。
丰隆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有很好的去湿效果。位置:小腿的外侧膝眼和外踝两点连线的中点相水平,距小腿前面的骨缘外侧1.5寸,即约两指宽处。
太冲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可以去湿清热。位置: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艾灸怎么艾?要注意些什么?
艾灸时最好选择隔姜灸或者悬起灸,这样不会烫伤皮肤。每次选3到4个穴位,循序渐进,以自身的耐受度决定,一般每个穴各自灸10分钟左右,隔天一次。施灸时,注意好温度防止烫伤。
艾灸前最好征求医生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要循序渐进,先从小剂量、时间短开始,以后再逐渐加大剂量。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10多年来下腹部经常疼痛?
看来该问题的一些回答,大部分反馈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肠道和输卵管有黏连,或者剖腹产手术没有做好导致的腹膜黏连,产生炎症,从而引发疼痛。
也就是实际疼痛是发炎引起的,所以下腹疼痛,这个可以考虑找中医调理下,看看是否有能够消炎的中药适合你的,可以吃中药试试,如果吃中药也解决不了,建议去大医院有针对性的进行腹腔检查。
如果疼痛比较轻,日常也可以用蒲公英根茶等泡水喝,来缓解炎症,可能也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那么,为什么要喝蒲公英根茶呢?因为,蒲公英泡水有五大功效!
一:清热解毒
据说药王孙思邈因翻弄药草时,左手中指被刺到,出现手指红肿疼痛难忍的情况,十几天过去后依然疼的厉害,创面一天天扩大,孙思邈就用蒲公英内服加外敷,几日后很快就疼痛减轻,没到十日手指便恢复原样,这足以说明蒲公英的清热解毒功效之强大。
二:保肝利胆
蒲公英中含有多种具有保健功能的化学成分,比如植物生物活性成分蒲公英甾醇和蒲公英苦素,对肝胆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有实验证明,蒲公英甾醇,可以将小肠肠腔内的胆汁酸微团中的胆固醇替换出来,使之不被胆汁酸微团运送到小肠微绒毛的吸收部位,可以减少胆汁过度的分泌。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曾报道,用蒲公英根泡水,可排肝毒,预防肝损伤,尤其是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现代科学证实,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 , 故可以保肝。蒲公英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
三:利尿、消炎
古代医典中记载,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誉,也就是说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比较适合水肿的朋友来食用。
蒲公英有着“天然抗生素”之称,有广谱杀菌的作用,消炎去火效果佳!
四:通便
便秘似乎是现代人的通病,久坐不动、饮食越来越精细,都是导致便秘的诱因。
蒲公英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肠道蠕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又称为“尿床草”,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更多的毒素垃圾。
五:护胃助消化
蒲公英内含的蒲公英素(laraxacin)被认为可以刺激消化器官,促进肝脏和胆囊分泌胆汁,胆汁流量一多,便可帮助肠道蠕动,对治疗便秘和消化不良很有用。而且蒲公英不同于泻药,可以连吃好几个月,不会对脾胃造成损害。
蒲公英为治疗胃痛之佳品,食滞化热、脾胃湿热、肝郁化火及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胀满、呕吐吞酸等皆可应用。
《医林纂要》载蒲公英“补脾和胃,泻火”。
其次,蒲公英叶、根,分开泡水喝最好
蒲公英是药食两用的植物,浑身是宝,叶、根皆可入药,但养生功效也略有不同,最好分开泡水喝。
一方面,分开泡水喝,养生效果有不同。
蒲公英叶,对于消炎解毒效果优于蒲公英根,蒲公英中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是绿原酸,正常情况下的含量一般是叶>根>花,所以在抗菌消炎方面,叶片稍稍占优。
蒲公英根,对于保肝护肝方面优于蒲公英叶,蒲公英根含有更有的有效成分,蒲公英根,它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所以在保护肝脏方面,蒲公英根优于蒲公英叶!
另一方面,分开泡水,口感更好!
蒲公英的叶子和蒲公英根泡水的口干是不同的,蒲公英叶子更清新淡雅,有淡淡植物的味道,而蒲公英根泡水更醇香,如果是炒制后的蒲公英根,还有类似大麦香味,有人说是类似咖啡的味道,所以蒲公英根泡水也被称为“中式咖啡”。
最后,蒲公英这样“搭配”,养生效果翻倍
蒲公英单方有实效,而中医讲究“君臣佐使”,所以,蒲公英和其他的草药搭配在一起,养生效果更佳!
护肝,蒲公英搭配苦兰菊根制成蒲公英苦兰菊茶
取蒲公英根和菊苣根(菊苣也叫苦兰菊),按照1:1的比例,搭配成蒲公英苦兰菊茶,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苦兰菊根,药用价值很高,有很好的保肝作用,其可其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苦兰菊根提取物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对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二者搭配,不仅可以护肝、预防肝损伤,还有降尿酸、防痛风的效果,更适合喝酒者作为日常代茶饮。
护胃,蒲公英根搭配赤玫花制成蒲公英赤玫茶
取蒲公英根2g、赤玫花瓣1g,做成蒲公英赤玫茶包即可。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蒲公英性质微寒,所以搭配性质温和的刺玫花,对于养护胃部健康,更加有益,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适宜!
赤玫花也叫刺玫花,玫瑰花,味辛、甘,性微温。强肝养胃、调经活血、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可以暖胃、养胃。
蒲公英根+陈皮(蒲公英陈皮茶)
现代人,十人九胃,越来越多人受到胃病的折磨。
夏季,又是胃肠疾病高发的时期,此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胃部健康。
用蒲公英,搭配陈皮,做成蒲公英陈皮茶,一起泡水代茶饮,可很好的养护胃部健康。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可杀灭幽门螺杆菌,修补胃黏膜,改善溃疡,缓解胃痛,对胃部健康,大有益处。
陈皮,也是养胃佳品,可理气健脾、调中和胃,刺激胃肠道平滑肌,促进消化,排肠道积气,增强食欲。
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养胃止痛,消炎杀菌,修补胃黏膜,十分有益。
养心——蒲公英+双参(蒲公英双参茶)
炎热的夏季,是养心的黄金期,养护心脏,在午后,泡上一杯养心茶水,是不错的选择。
用蒲公英,搭配人参、玉参,做成蒲公英双参茶,一起泡水喝,可很好的养护心脏健康。
人参,有“百草之王”之称,含有的人参皂甘,能强心气、补肺气。
玉参,含有多种甙类和氨基酸、锌、锰等,可保护心脏健康。
再加上蒲公英,清热去火之效,可避免人参滋补上火的问题。
夏季养心,泡上一杯,慢慢品茗,十分有益。
吸烟者——蒲公英+黄桂花(蒲公英黄桂茶)吸烟有害健康,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尤其是,吸烟着经常会咽喉不适,此时,搭配黄桂花,做成蒲公英黄桂花茶,一起泡水喝,是不错的选择。
黄桂花,香气浓郁,可止咳化痰,温肺除湿,改善咳嗽、气喘等,促进肺部毒素排出。
蒲公英,去火消炎,可改善咽喉不适。
经常吸烟的人,用这二者一起泡水,大有益处。
护肾、利尿、降糖——蒲公英+番麦须(蒲公英番麦须茶)
男性,不论是抽烟、喝酒,还是熬夜、久坐,对于肾脏,都有一定的损害。
用蒲公英,搭配番麦须(也叫玉米须)一起泡水喝,有助于促进肝肾排毒,有益肝肾健康。
番麦须,具有利尿、利胆之效,可改善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等,可进肾脏排毒。
再加上蒲公英利尿散结之效,二者搭配,对于肾脏健康,十分有益。
都说广州人爱喝汤?
谢谢邀请!
莲子百合瘦肉鲍鱼汤功效:养血柔肝,解痹通络,滋阴益精和清热明目
方法:
1.莲子、百合浸泡,置沸水中滚3分钟捞起
2.去莲衣莲芯
3.以姜1片和葱1条和鲍鱼瘦肉置沸水中滚5分钟捞起,弃姜葱
4.一起与姜1片放进瓦煲内
5.加清水2500毫升(10碗量)
6.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
7.调入适量盐便可
薏仁玉米炖冬瓜功效:健脾化湿
方法:
1. 冬瓜去籽削皮,切成方块
2. 胡萝卜削皮,洗干净,切成滚刀块
3. 玉米剥去外壳、须,洗干净,切成块
4. 把平菇、玉米棒、大白菜、杏鲍菇放入不锈钢盘中,加水(加足水,熬汤中间是不能加生水的)上笼蒸1小时
5. 1小时后,捞出平菇、玉米棒、大白菜、杏鲍菇留作它用
6. 取汤碗,放入冬瓜块、薏仁、玉米块、胡萝卜,倒入步骤6素鲜汤,加少许盐、蘑菇精上笼蒸45分钟。取出即可
排骨瘦肉煲眉豆节瓜汤功效:消暑热、祛暑湿
方法:
1.准备好眉豆、麦冬、云苓和蜜枣。
2.洗干净放入汤煲。
3.猪骨斩块洗干净灼去血水。
4.将汤料放入汤煲内。
5.加入12碗清水,开火煲。
6.节瓜去皮洗干净,切大块。
7.待汤煲20分钟后下入节瓜再煲40分钟即可。
白菜干干贝排骨汤功效:清热去火
方法:排骨用开水煮一下(去血水),过冷河;木瓜切块,花生蜜枣洗净,排骨花生蜜枣一起放入煲中,大火煲开15分钟,小火2小时,放入木瓜煲30分钟。
木瓜花生排骨汤功效:清热润燥、美容。
方法:排骨用开水煮一下(去血水),过冷河;木瓜切块,花生蜜枣洗净,排骨花生蜜枣一起放入煲中,大火煲开15分钟,小火2小时,放入木瓜煲30分钟。
苦瓜蚝豉煲猪骨功效:清热去火,健脾利湿
方法:
1.苦瓜一条(或苦瓜干150克),蚝豉7-8只、猪骨500克、黄豆100克,生姜4片.蜜枣2粒
2.黄豆浸泡,也可以炒下洗净才煲,这样容易煲绵.
3.苦瓜剖开去囊籽,切厚件,黄豆、蚝豉用温热水浸泡洗净.猪骨用盐腌1-2小时,也可不腌
4.全部材料加水2500毫升,放入汤锅大火烧开.5.改小火煲2小时。
咸猪骨滚大芥菜汤功效:清热下火
方法:
1.芥菜,咸猪骨,姜片
2.咸猪骨剁小块
3.锅里放适量清水,放咸猪骨煲
4.大火煲开改小火煲
5.煲15-20分钟
6.芥菜洗净,撕小块
7.芥菜放进已经煲了15-20分钟的咸猪骨汤里
8.开大火煲5、6分钟,也就是把芥菜煲软熟就可以啦
银耳百合炖雪梨功效:补阴安神,化痰润肺
方法:
1. 雪梨削去皮,去掉梨核,然后切成块;
2. 银耳、百合、枸杞子分别用水洗净;
3. 银耳用水浸泡发后撕成小朵;
4. 先把撕好的银耳放入炖盅内,加入清水,放在火上先用大火烧开;
5. 盖好盖,改用小火炖1小时左右;
6. 到银耳软烂时,揭去盖,再放入洗好的百合、枸杞子、冰糖及雪梨块,加盖继续用小火炖30分钟左右;
7. 当梨块软烂时即可.
青、红萝卜猪舌汤功效:秋冬季节合时汤水。
方法:猪舌用开水烫过,刮去舌苔洗净,青、红萝卜去皮洗净切角块,陈皮浸软刮瓢洗净,先清水滚开放入青、红萝卜、陈皮、蜜枣煲1小时,加入猪舌再煲至猪舌够淋为止再调味。
橄榄萝卜煲猪肺汤功效:可消炎、消滞,治疗急性咽喉炎、流行性感冒、肝气淤滞所致的两肋作痛等病症
方法:
1.萝卜洗净、去皮,切为块状,橄榄洗净,用清水浸泡片刻
2.猪肺切厚片块,浸泡于清水中,用手挤洗干净
3.放进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过冷水,沥干水后,一起放置瓦煲里
4.加入清水1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小时
5.加入适量盐和生油便成
(部分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若是已确诊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这种病不仅表现在自身抗体的增多,身体的各个系统也可能会因此受到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雌激素水平增高)以及环境因素(紫外线照射、某些化学药物、病毒感染)有关。
该病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不仅有全身症状,可能还伴有多系统的症状改变。如全身症状:发作期的患者常有发热,以低、中度热为主;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状分布的红斑,光敏感,脱发;双侧腕、双手小关节对称疼痛、肿胀,肌肉疼痛或无力;或者伴有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还可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重叠发病。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做一些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观察自己血常规(有无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还要早预防,早发现,避免内脏的损害;在生活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不要日晒和紫外线照射,要预防感染,若有发现及时治疗,不要吃可能会诱发该病的食物和药物,而且对该病要有正确的认识,切勿抱有消极悲观的心态;还得配合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患者来说,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或者短期局部应用激素治疗;若严重、伴有内脏损害的患者,就需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霉酚酸酯、CsA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药物请在医生看过之后,按医生处方用药。
本期答主:董媛斐,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抗菌消炎的中成药有哪些?
您好,我是一名主管药师,这个问题我可以帮你解答。
中药之所能抗菌消炎,是因为其中含有的某些成分有抗菌作用,比如说小檗碱。
小檗碱也就黄连素,是黄连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经研究小檗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含有黄连的中成药1. 黄连上清片
清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卫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2. 清胃黄连丸
用于治疗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3. 五味黄连丸
消炎,止泻,止痛。用于胃肠炎,久泻腹痛,胆偏盛引起的厌食
4. 复方黄连素片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肛门灼热;肠炎、痢疾见上述症候者。
5. 黄连胶囊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蕴毒所致的痢疾、黄疸,症见发热、黄疸、吐泻、纳呆、尿黄如茶、目赤吞酸、牙龈肿痛、或大便脓血。
其他消炎中成药1. 肺热普清散
清肺泄热,消炎。用于小儿肺炎,流感,风热,疠热。
2. 防芷鼻炎片
清热消炎,祛风通窍。用于治疗慢性鼻炎引起的喷嚏、鼻塞、头痛、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
3. 二十五味肺病丸
清热消炎,止咳。用于各种肺病引起的咳嗽,胸胁痛,发烧,呼吸急促,咳带脓血,盗汗。
4. 丁芎癣药水
杀菌消炎,止痒。用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皮癣,湿疹,脚气等。
5. 胆香鼻炎胶囊
消炎清热,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用于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副鼻窦炎。
6. 穿心莲内酯胶丸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
7. 丹参酮胶囊
抗菌消炎。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
8. 长城止咳喘糖浆
消炎止咳,祛痰平喘。用于轻、中型慢性气管炎、咳喘症。
9. 穿王消炎胶囊
消炎解毒。用于痰热咳喘、腹痛、以及急慢性扁桃腺炎、咽喉炎、肺炎、急性肠胃炎、急性菌痢见以上症状者。
10. 白蒲黄胶囊
清热凉血,解毒消炎。用于肠炎、痢疾等。
11. 百蕊颗粒
清热消炎,止咳化痰。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鼻炎,感冒发热,肺炎等。
12. 冰黄肤乐软膏
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止痒消炎。用于湿热蕴结或血热风燥引起的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湿疹、足癣及银屑病等瘙痒性皮肤病见上述症候者。
13. 柴黄软胶囊
清热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烧。
14. 妇必舒胶囊
清热燥湿,抗菌消炎,杀虫止痒。主要用于妇女湿热下注所致的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
15. 复方鼻炎膏
消炎,通窍。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及鼻窦炎。
16. 复方金钱草颗粒
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17. 复方满山白糖浆
镇咳祛痰,消炎;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老人慢性支气管炎。
18. 复方南板蓝根胶囊
消炎解毒。用于腮腺炎、咽炎、流感、乳腺炎、疮疖肿痛。
19. 复方蒲芩胶囊
清热消炎。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扁桃腺炎、牙龈炎等。
20. 妇炎康软胶囊
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慢性附件炎、盆腔炎、阴道炎、膀胱炎、慢性阑尾炎、尿路感染。
21. 复方牛黄消炎胶囊
消炎退热,通窍,镇静,降压安神。适用于病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气管炎及其它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热不退等症。
22. 感冒康胶囊
清热,消炎,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流感,咽喉肿痛,痢疾肠炎,疔疮肿痛。
23. 感冒炎咳灵糖浆
解毒解热,消炎止咳。用于感冒,流感,咽喉炎,扁桃腺炎。
24. 喉痛灵颗粒
清热,解毒,消炎,利咽喉。用于咽喉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炎。
25. 喉痛片
解毒消炎,凉喉生津。用于咽喉、口、鼻腔红痛。
26. 化痰消咳片
肃肺化痰,消炎止咳。用于感冒咳嗽,痰多气喘;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
27. 化痔灵片
凉血,收敛,消炎。用于内外痔疮。
28. 黄芩胶囊
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9. 金莲花胶囊
抗菌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
30. 咳特灵胶囊
镇咳,祛痰,平喘,消炎。用于咳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31. 莲芝消炎胶囊
清热,解毒,消炎。用于支气管咳嗽,扁桃体炎,咽炎。
32. 六神胶囊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要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等。
33. 裸花紫珠胶囊
消炎,解毒,收敛,止血。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急性传染性肝炎,呼吸道和消化道出血。
手打不易,请您动动手指 ,点击关注。有任何用药方面的问题,请留言或者私信,必定回复!!
以上仅供参考,不作为用药或诊断依据,具体请到正规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