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怎么办怎样调理,吃完饭低血压怎么缓解?
吃完饭血压就明显降低,属于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餐前血压正常或高,餐后2小时内明显减低。主要是看收缩压(高压)。收缩压比餐前降低20mmHg,或者餐前收缩压在100 mmHg或者更高,餐后降到90 mmHg以下。或者有时候即使血压下降没有达到上面的标准,但病人有头晕乏力、嗜睡、甚至晕厥等低血压反应,也算。
餐后低血压这种情况,老年人常见。这是因为吃完饭后,胃肠道需要更多的血液去消化吸收食物,会分泌一些扩张血管的物质,增加肠道的供血。血管扩张血压就会降低,老年人调节得慢,就容易出现低血压。而且像患有一些疾病如糖尿病、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或者高血压没控制好的,就更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最常见早餐后,其次是午餐后。对于老年人来说,午餐后本来就是血压降低的时段,血压的低谷期,如果再加上餐后低血压的影响,低血压就会更加明显,有些时候还会导致一些意外事件。
怎么预防和缓解呢?
首先,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等基础疾病。像高血压的患者,就要服用长效降压药,把血压控制稳定。
第二,调整饮食。有以下这些方法:
1.餐前喝汤,或者增加饮水量,这样可以增加血容量。
2.避免吃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就像糖尿病人不要吃升糖快的食物一样。比如早餐喝粥的可以改为喝牛奶、豆浆,避免甜食。
3.不要吃过热的食物,饮食宜温凉些。
4.避免饱餐,少量多餐。
5.避免饮酒。
第三,餐后适当活动。
有研究发现,餐前、餐后间断步行,有助于减少餐后低血压的发生。所以,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可以餐前、餐后适当步行活动,改善餐后低血压状况。
但如果餐后低血压症状明显,还是要卧床休息,避免因脑供血不足出现跌倒等意外伤害。
第四,还有一些药物。
比如治疗糖尿病的阿卡波糖,可以延缓血糖的吸收,对改善餐后低血压有一定作用。因为不引起低血糖,应用比较安全。
血压低的调理措施及方法?
血压低有可能是气血不足导致的,比如贫血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就会导致血压低。出现这种情况治疗,可以做一下血常规检查,看看有没有贫血,如果有贫血就使用补气血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缺铁性贫血,要多补充铁剂,可以使用中药补气血的药物,比如生脉饮进行调理。
血压低怎么调理?
建议是最好合理安排饮食,不要一味地吃降血糖食谱,由于低血压的话需要合理吃肉来增加需要的营养,而高血糖则需要要将每天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确定一个范围,合理安排饮食降低血糖值。每天要配合适当的运动和锻炼,避免晚睡和熬夜,同时可以吃一些营养品和补品,增强体质
低血压会怎么样?
测血压是我们在做体检和检查身体的时候必要的一个环节,有的人会出现低血压的现象。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低血压的症状有哪些、低血压吃什么好以及如何预防低血压。一起了解一下。
低血压的症状
1、头晕
根据各人体质的不同,头晕也有短期性的或是持续性的。主要表现为体位突然的变化而出现头晕症,或是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甚至会妨碍思考,影响工作。
2、头痛
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有时是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在起床活动或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在后脑勺和额部两旁的太阳穴。
3、烦躁,心悸,失眠
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一症状会逐渐加重,严重者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忘记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却记得很清楚。
5、肢体麻木
常见现象为手指,脚趾麻木,一般经过治疗后症状会有所减轻。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如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低血压吃什么好
1、多食补气血、温补脾肾的食物
如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人参炖瘦肉、当归煲羊肉、田七炖鸡等对低血压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所以,低血压患者应该加强营养,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多吃造血食物
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
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4、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
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但食盐摄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如何预防低血压
1、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同时多饮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后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可提高血压。
2、增加营养,吃些有利于调节血压的滋补品,如人参、黄芪、生脉饮等。此外,适当喝些低度酒也可提高血压。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调节功能。体育锻炼无论对高血压或低血压都有好处。
4、为防止晕到,老年低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动作不可过快过猛,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在排尿时最好用手扶住一样较牢固的东西,以防摔倒。
同时,平时还要避免吃那些降血压的食物,如蜂王浆、山楂、荸荠、番茄、胡萝卜、莲子等。
结语:低血压的人经常会出现头晕的现象,有时会烦躁和易激动,还有的人会出现手脚麻木。低血压的饮食和高血压患者相反,应多吃些能够造血的食物和适当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平时注意加强营养和多进行体育锻炼。
血压偏低如何治疗和调理?
血压偏低需要明确一下引起血压偏低的原因,如果是由于平时营养不良引起的,可以通过补充营养物质,来逐渐改善偏低的血压。如果是由于短时间内失水过多出汗过多引起的,可以通过多饮水来补充体液,改善偏低的血压。长期血压偏低者可以口服生脉饮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