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的症状表现,新乡市新冠感冒后期症状有哪些?
新冠病毒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一般有干咳、乏力、发烧、鼻塞以及咽喉肿痛、腹泻、肌肉酸痛等症状,后遗症目前暂无明确的相关后遗症状。
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一般会有干咳、乏力、发烧、鼻塞以及咽喉肿痛、腹泻、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果是重症患者,患病一周之后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低氧血症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会侵入患者的多个器官中,比如心脏、肺部还有肾脏、神经系统等,所以病毒入侵的越严重,患者的症状就越多。如果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发展到危重症,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脓毒症等,可能会导致多器官衰竭,直接威胁生命安全。但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后遗症目前暂无明确的相关后遗症状。希望大家都能远离小阳人迎接春暖花开。
新增无症状感染541例?
#好医生为健康护航# 无症状感染者,就是字面的意思,无相关的临床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咽痛等,这些自我感知或者临床识别的症状和体征都没有,但可以通过核酸检测发现,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是阳性的人,就是无症状感染者。
一般情况,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一直无症状,经过潜伏期的医学观察,一直没有任何可以自我感知或者可以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是无症状感染状态。
第二种是感染者核酸阳性以后,开始无症状,在医学观察期,出现了发热、咳嗽、咽痛等可以自我感知或者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也就是只在潜伏期无症状,过了潜伏期就随即出现了与确诊一样的相关症状,即转为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呢,经过历史数据分析,无症状只是没有症状而已,传染性并没有绝对的减弱。并且研究发现无症状会使新冠病毒传播的更快更隐蔽。
奥密克戎阳性者说说自己的症状?
新冠奥密克戎阳性症状与普通感冒,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朋友亲身体验过,真不一样,比普通感冒难受多了。新冠疫情防控依然严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
朋友今年上半年在国外 中招了,下面分享一下她中招以后的症状和感受吧。
朋友六月份的时候,打电话给我说:她得奥密克戎阳性,居家隔离治疗,太难受了。她说:前一天她测是阴性,所以她压根就没有认为她得了新冠奥密克戎,她以为是得了普通感冒,并不在意。
直到下午,坐在办公室里的时候,她感觉呼吸不舒服,有点鼻塞,喉咙有点疼,开始轻微干咳,偶尔还有点清鼻涕,整个人越来越乏力,浑身不舒服,头有点懵了。
朋友去测试了一下,确实是奥密克戎阳性,然后她就居家隔离。朋友先吃了几包感冒青颗粒,喝了几杯开水,然后她身上就开始发热,测了一下体温,居然到了38.9度。接着开始头痛,并且越来越疼痛,疼痛的厉害,喉咙也开始疼痛,吃了感冒药——阿莫西林,起不了什么作用。
她也害怕了,给我们打电话说:全身开始一下冷一下热,高烧退不下来。我们叫她把我们寄给她的“连花清瘟胶囊”吃下去,她瑟瑟发抖爬起来,吃下去了,还是效果不好,就这样,她一半清醒,一半迷糊地睡,空调一下子开制冷,一下子开制热。
第二天,她说更加痛了,什么地方都痛,骨头也痛,肌肉酸痛,喉咙症状更加明显, 说话声音都变沙哑了,她就感觉候喉咙里有千万只蚂蚁在咬她。
她开始咳嗽,咳得非常厉害,气都喘不过来,感觉肺里的血也要被她咳上来了 。她这一天基本就没有吃东西,想吃咽不下。她不停地咳嗽,整个人就是迷迷糊糊地。我们都很担心她,可又不敢电话打扰她,即使打电话也不敢长时间,担心消费她的能量。
第四天,她的体温一直在38至39点上之间,白天低温低烧,晚上高烧,反反复复地流鼻涕,喉咙疼痛,她不停地喝开水,一天喝好几壶白开水,然后经常上厕所,卫生间是房间里,单独的。
她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口干舌燥,老公给她煮了面条,放在她房间门口,她也吃不下,没有出来拿。
第五天,朋友的体温降到了38度,症状有所好转,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嘴巴有点想吃东西了,但是喉咙还是疼痛。
第六天,她的烧退了,体温正常了,然后测试了一下,转阴了,她的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老公给她煮了红烧肉啊之类的,她越吃越香,没有失去味觉,但就是喉咙还是疼痛,继续吃药,一直吃了半个月左右药吧,才慢慢恢复,停药了。
朋友说,经过这次阳转阴,她感觉普通感冒跟奥密克戎两者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染上新冠病毒确实是很痛苦的,连人身上骨头也会痛。
朋友居家隔离的时候,她一人一个卧室和卫生间,老公和孩子睡在另一个房间,她和老公都是戴一次性手套,然后朋友是24个小时戴口罩,连睡觉都戴口罩,口罩用的是N95。
朋友说,奥密克戎传播性非常强,它远远超过普通的感冒。当然,经过多次新冠疫苗接种以后,它的毒性被人类削弱了很多。
这个病毒已经没有那么严重了,但依然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
很多人认为奥密克戎病毒,就像感冒一样,实际上比感冒严重多了,这个病毒特别顽固,不断地变异,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反复性。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能不负责任地把奥秘克戎当成是普通感冒,一定要做好防护,加强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身体健康了,就可以抵挡病毒的侵入。
全面放开以后,每个人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自己健康负责,在这多事之秋,如果平时没什么事,我们尽量少出门,少聚集,少扎堆,尽量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出门一定要戴口罩。我们没办法管控别人,但我们可以管控自己,尽量避免疫情感染。
发烧温度385全身难受酸痛?
发烧38.5度全身酸痛是典型的感冒症状,与伤风受凉和肺气失宣有很大关系,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发烧会导致人体代谢加快以及能量消耗增多,要注意增加营养,多吃清淡好消化的食物,注意休息。
如果被肺炎感染了一直没发热?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咋看这题目,我反复阅读了几遍,愣是没看懂,被肺炎感染了?我想可能是笔者打字打的太快造成语句不太好理解,从问题字面上来理解,题主应该是想问: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定都会发热吗?会不会有不发热的情况?如果前面没有发热,但最后还会发热、呼吸困难吗?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一定会的“肺炎”吗?①这里我觉得要打一个问号,很多人对这个疾病介绍时都习惯性的打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注意了,并非所有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都会得肺炎,因为是否发生肺炎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多少、毒力大小、以及患者的免疫力强弱。
②相对来看,疫情严重的几个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毒力自然是比较强的,而外省的一些经过几代传播的毒力相对要减弱了一些,多数的患者预后良好。老年患者、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者、免疫力较弱者、感染后拖了很久为及时得到治疗者这几大类易发展为肺炎。
为什么很多人感染后会“发热”?①我先表明我的观点,我认为这恰恰是一种正常现象,理由如下,当我们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拿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举例),来自于病原体的某些物质会被人体免疫系统的安全卫士识别,后者就会释放出细胞致热因子。
②发热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帮助机体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所以发热是很多传染病的共同表现,而监测体温是有助于早期识别感染者的一种手段,即使是疫情发展到现在,测体温仍然是必备的措施。
③理论理解起来可能比较乏味,我来举几个例子,如下:
我们身体某个部位受伤后化脓了,其实这也是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脓液它是机体组织炎症过程中形成的浓稠或稀薄的混合物,炎症过程中细胞、组织在细菌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发生液化坏死,加上血管的液体渗出,形成肉眼呈灰黄色或黄白色的浓稠状液体。脓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除极少数仍有吞噬能力外,大多数已发生变性和坏死,称为脓细胞,脓液中除含有脓细胞外,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和少量组织液。这就是人体受到细菌攻击时安全卫士(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与它大战的结果。再例如咳嗽,正常情况下健康人是不会咳嗽的,如果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就会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并反复出现。注意了,这其实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它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④小结:咱们言归正传,继续回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发热的疑问解答上来,因为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原体会入侵我们的呼吸系统,我们机体被感染,那发热也就就顺理成章了,而发热这一信号也正预示着身体在向我们求救,所以从目前感染的病人来看,发热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比较常见的症状,发热不一定都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很大部分都会出现发热。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前期没有发热,后期还会发热、呼吸困难吗?①针对这个疑问,我需要分开来讲解。前面我也讲到,不一定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都会发热。所以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如果没有出现“发热”症状,接下来他有两条路可以走,如下:
第一种:这是一个轻症病人,可能并未累及肺部,或者及时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如吸氧、加强营养、抗病毒、服用中药调理等措施),这病人各方面身体素质也不错,靠着自身强大的免疫力,病情直接由症状转为好转,那病情好转了不再发热也在情理之中。第二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前期确实是没有发热,但不代表疾病不会进展,顺着疾病的轨迹发展,累及肺部,接下来开始出现炎性渗出,双肺斑片状影、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甚至大面积的肺实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白肺”,那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是必然的,大家试想一下,肺部感染了,肺部实变已经影响到双肺发挥它的“通气功能”时,你们说会不会呼吸困难,随着肺功能逐渐降低,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还要进一步加剧,所以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发热那是完全可以解释的通的!!!③小结:
前几天钟南山院士团队也在国外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该论文分析了109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后,得出最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只有43.8%在早期表现出了发热症状,但住院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占87.9%”,这是其一,其二,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而腹泻(3.7%)和呕吐(5.0%)很少见。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潜在的疾病(即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图为钟南山院士团队发表的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期刊网站封面。
下图为钟南山院士团队中论文对2019-nCoV ARD的临床特征 (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所以我的看法是你不能把发热当成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绝对指标,但发热仍然是这场新冠肺炎防疫战中筛查、预检、防止交叉感染、及时隔离等措施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