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阴虚有什么症状,参芪降糖颗粒的功效及副作用有哪些?
参芪降糖颗粒的功效及副作用有哪些
参芪降糖颗粒的功效是益气养阴、滋脾补肾,常用于消渴症,II型糖尿病等属于脾肾阴虚证者。该药的副作用暂不清楚。
参芪降糖颗粒由皂苷、人参、黄芪、五味子、山药、地黄、覆盆子、茯苓、麦冬、天花粉、枸杞子、泽泻等药物组成,该药具有滋脾补肾和益气养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肾阴虚引起的消渴症。
参芪降糖颗粒的副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对该药成分过敏的患者以及有实热证的患者应禁止使用。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药物,切勿自行服要,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中医治疗膀胱炎效果好吗?
中医治疗膀胱炎效果很好,这也是许多朋友非常疑惑的地方,西医病,中医能治疗?会感觉不可思议。
其实在临床当中,西医病名中医治疗是非常常见的,也彰显了中医治疗疾病的辨证思维与方法,为此与大家解开中医诊疗西医病的神秘面纱。
一、先谈一下西医膀胱炎:
1、 膀胱炎: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其它特殊类型的膀胱炎。特异性感染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2、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
排尿时尿道有烧灼痛,尿频尿急,每小时可达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几滴,可伴有终末尿时下腹部疼痛,尿混浊,血尿等。急性膀胱炎伴有突然起病特点,慢性膀胱炎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二、谈中医治疗膀胱炎:膀胱炎在中医属于淋证的范畴。有热淋证与血淋证之分。
1、淋证:凡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者称为淋证。
2、渊源:膀胱炎的症状早在我国东汉年间就有记载,就有了治疗理论与方案。
汉代张仲景以前本病称淋,淋闷,淋秘。《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热至则身热……淋闷之病生矣。”《金贾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闷,同秘,不通之意。故淋、淋闷、淋秘均指小便不畅,似雨淋而下,或小便闭阻不通的病证。同时并指明了淋证多因“热”所致。
3、淋证的病因病机:
淋证的病因:
(1)、外感湿热:下阴不洁,污秽之邪从下入侵,热结膀胱。
(2)、饮食不洁:饮酒过度,嗜食辛辣厚味,脾失健运,酿湿成热,湿热下注,膀胱致病。
(3)、情志郁怒: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滞膀胱或气郁化火,气火互结,膀胱不利为淋。
(4)、劳欲,体虚:年老体衰或久病,多育,劳欲无制,肾气虚衰,或淋久不愈,反复发作,脾肾两虚,而至膀胱气化不利。
淋病病机:淋证病位在膀胱,与肾密切相关。
(1)、淋证初起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此期多为急性膀胱炎。
(2)、淋就湿热伤正,由肾及脾,每致脾肾两虚。此期多为慢性膀胱炎。
4、淋证(膀胱炎)的辨证分型:
(1)、热淋:
主症:小便频急短涩量少,色黄赤灼痛,小腹坠胀,或伴腰痛,恶寒发热,口干苦,大便正常或秘结,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以上主症与急性膀胱炎相似。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本方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功能,治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的淋证。(2)、血淋:
主症:小便频急,热涩刺痛,尿血紫红或夹血块,小腹胀满疼痛,台薄黄,脉数。病延日久,则小便热涩刺痛减轻或消失,血色转为淡红,或伴低热,腰酸,神疲,舌质红,脉细数。以上症状是与急性膀胱炎尿血症状相似,后期反复发作与慢性膀胱炎尿血相似。
治则: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药:小蓟饮子、知柏地黄丸加减。小蓟饮子清热利水通淋,凉血止血。治下焦热结,尿血,尿痛,适用于急性膀胱炎早期尿血症状。知柏地黄丸滋养肾阴,降火泄热,治阴虚火旺,腰酸神疲,虚热等症,适用于慢性膀胱炎尿血症状。
(3)、劳淋:相当于慢性膀胱炎。
主症:小便赤涩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酸神疲,舌质淡,脉细弱。或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低热,舌质红,脉细数。治则:补脾益肾。方药:无比山药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前方健脾益肾,治脾肾亏虚所致遗精,遗尿,尿频,腰腿无力等症;后方补脾益气升阳,治中气下陷所致的小便频数,淋沥不尽。三、揭开中医对西医病名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医诊疗思路的神秘面纱。
在临床当中,经常会遇到看完西医又来看中医的朋友,手里拿着西医诊断,与各类检查报告,遇到这些情况,中医怎么运用好这些资料进行中医诊疗呢?与大家浅谈一下。
西医与中医是两套不同理论体系的诊疗方法,都能从各自角度解决疾病的痛苦,各有所长。中医也是在不断发展中的,诊疗手段也可以借签西医实验室检查。
1、从症状诊疗:一方面根据患者的症状先判断出中医病名,西医的病名是与中医不一样的,有时候是相当于中医某病的范畴。再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中医辨证,也就是中医疾病的证(中医疾病中所表现的病机证候),可以看出证由症(临床症状)出,然后就是中医立法,就是根据临床症状推出治疗方法,也就是治法。方又从法出,也就是有了治法,下一步要考虑用什么方来治疗最合适。再接下一步就是从方中选择哪些药物对治疗疾病有作用,根据君、臣、佐、使来配伍运用。有经验的中医先生也可以根据治法自由组方来调理疾病。虽然介绍中医诊疗过程需要好几个步骤,其中还包括望诊、闻诊、舌诊、脉诊等诊疗手段,也是在短短十分钟左右来完成的。这就是中医对西医症状的诊疗过程。
2、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中医诊疗:
中医也是在不断发展,患者拿着厚厚的各类检查报告来就诊,若你不看,患者感觉你会给他漏诊,那就不妨好好利用一下西医各项检查结果,来判断属于中医那些疾病,然后根据四诊合参,判断患者的属于什么疾病某些证,然后根据这些证具体的理法方药来诊疗。
为大家举个例子吧:一女士拿来西医乳腺彩超报告,检查结果是乳腺小叶增生,确诊为西医诊断:乳腺增生症。拿着检查结果,中医会想当乳腺增生症属于中医积聚病范畴,再有或者脾气躁,爱生气,乳房胀痛有结节,口干口苦,咽中有痰,时能咳出,两胁胀痛,舌淡红,苔薄黄等症状,判断出此患者的病机是气痰互结与乳房,形成病名:积证(乳腺增生);证型:肝郁气滞痰凝;立法:是疏肝解郁,活血消癥;方药:逍遥散加减。就可以达到治疗西医病名乳腺增症的目的了。
以上由西医膀胱炎病名与症状,谈到中医辨证施治,同时也为朋友们揭开中医是怎样根据西医病名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中医辨证思路,但要说明的是并非中医西化,而是借签,再回到中医诊疗思路上,理法方药进行诊疗疾病!也给朋友们多条疾病的诊疗思路,看西医的同时不妨找中医看看,中西医发挥各自的特长来诊疗疾病,快速好转与治愈,解决痛苦。希望以上所谈能帮助到朋友们,祝大家身体安康,远离膀胱炎!(友情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健康守护者#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内科学》。
2、西医本科教材《内科学》。
脾胃虚寒肾阴虚的人能做艾灸吗?
脾胃虚寒的人最适合做艾灸了,很多大牌明星都是通过艾灸来治疗脾胃虚寒的。明星通常熬夜加班,饥一顿,饱一顿的,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脾胃虚寒的症状,尤其是女性明星,更是深受困扰。有的明星在参加综艺节目时就说过,自己脾胃虚寒就是通过艾灸治好的,并且当场推荐汪涵,薛之谦等人使用艾灸治疗自己脾虚寒的毛病。
什么是艾灸?艾灸起源于古代,在远古时期人类掌握用火后,发现烧尽的火焰可以用来减轻痛苦,通过早期人类几十万年的发展,逐渐掌握了用火治病的方法。灸这个字的来历,就是久卧病床的人,用火在下面烤,分解过来就是灸~
艾灸是人们通过引燃各种物体进行治病后,发现艾草的叶子最好用,于是逐渐发现只有艾草做引燃物的疗法,艾灸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
艾灸主要治疗什么类型的疾病?艾灸最早起源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治疗虚寒之症,在公元前《异法方异论》中记载,北方者风寒凛冽,人们常吃生冷食物,治疗方法就是用艾灸。
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艾灸的发展特别猛烈,人们通过发现用艾灸刺激一些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于是艾灸广为流传。
脾胃虚寒者,用艾灸正对治疗,可以很好的收到效果的。
肾阴虚可以艾灸么?艾草为阳刚之物,火同样为阳,阴虚的人用艾草治疗是非常好的,涌泉穴、关元穴,气海穴,背部的肾月腧穴,脾腧穴等,效果非常显著,在配合吃一些治疗阴虚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效果就更不错了。
其实最好的治疗疾病的办法就是运动,锻炼身体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尤其是肾虚脾虚这类的虚症,运动是可以做到无副作用治疗的最佳选择。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肾阴虚引起脾胃不和怎么调理?
黄帝内经上说,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
所谓先天之本,就是你爹妈给的,你出生的时候就决定了。所以出生之后的肾好不好就在于日常的饮食滋补和保养有度。肾藏精,是生命的源动力。
所谓后天之本,就是出生后我们的身体(包括肾)都需要脾胃来消化、吸收、运化食物的营养来滋养,所说的气血,就是靠脾胃来运化的。脾胃不好,身体各个器官缺乏营养的滋养,自然会生出许多疾病的。
中医上认为,“先天”与“后天”,即肾与脾的关系是相互的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病理上,也经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但从以上情况来看,首要的是调理好脾胃,然后才能更好的调理肾阴虚。
脾不好主要体现在:胃口不好,吃不了多少东西,就感觉饱了,看见油腻的食品不想吃,稍吃油腻食品大便次数增加,消化不好,大便淅沥沾马桶,东西稍微多吃一点感觉肚子很胀,空腹时肚子胀气等。
作为一个对中医稍微感兴趣的人,很早就知道皇帝内经上说: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
第一,补脾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能思虑过度,整天胡思乱想,会影响你的脾胃功能,吃不下饭,吃下去的饭也不能很好的运化转变成身体所需营养和能量。
第二,饮食上的调节。记得以前看中医时,大夫强调要少吃寒凉生冷和辛辣刺激的食物。现代都市生活大家特别爱吃麻辣火锅吃冰激凌喝冰可乐,这都对脾胃有伤害的。要多吃一些温暖易消化清淡滋阴的食物,比如山药芡实薏米粥、小米粥等,易于身体吸收营养,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又不会对脾胃造成负担。
第三,不要熬夜。事实证明,熬夜不光是对脾肾,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是都损害的,睡好子午觉非常重要。
第四,适当锻炼身体。脾虚的人可以适当参加一些强度不大的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的运化和代谢能力,排出身体多余的水分,注意强度不能过大。
以上所说的是日常一些保养办法和注意事项,但是如果脾虚情况严重,还是建议找比较有经验的中医进行治疗,配合日常的饮食调理和体育锻炼效果会更好。脾虚调理好了,也同时对肾虚的情况有所改观。
一点拙见,也可以说是久病成医,不到之处,欢迎指正。
脾肾亏虚是什么症状?
脾肾亏虚在男科中很常见,是男科疾病的主要症型。
脾肾亏虚常见一般分为脾肾气虚和脾肾阳虚等
一,脾肾气虚。
一)临床症状:尿频,滴沥不畅,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二)治法:补脾益气,温肾利尿。
三)常用方剂:补中益气丸 还少丹等。
四)常用中药: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何首乌、牛膝、生地黄、肉苁蓉、黄柏、补骨脂、车前子、柏子仁等。
五)预防与调护
1.注意不要憋尿,保持大便通畅。
2.慎起居,避风寒,忌饮酒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脾肾阳虚
一)临床症状:
1.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腰膝酸软,腹中冷痛。
2.久泻久痢,五更泄泻,下利清谷。
3.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甚则腹胀如鼓;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或夜尿频多。
4.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
5.脉沉细无力。
二)治法:温补脾肾
三)常用方剂:真武汤、附子理中汤,右归丸,肾气丸等。
四)常用中药:附子、白芍、白术、干姜、茯苓、桂枝、党参、炙甘草等。
五)预防
1.宜食食物
脾肾阳虚患者平日应经常食用一些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阳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狗肉、羊肉、鸡肉、猪肚、淡莱、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阳虚便秘者更宜食既温补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参、海虾等。阳虚泄泻者更宜食既温补又止泻的食物,如糯米、链鱼、河虾、干姜、花椒等;具有收涩止泻的食物,如石榴、乌梅、莲子、芡实等。
2.忌食食物
脾肾阳虚患者平日应避免食用那些性质寒凉、易伤阳气,或滋腻味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荞麦、莜麦、豆腐、猪肉、鸭肉、松子、花生、黑木耳、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莱、菠菜、龙眼、香蕉、蜂蜜等。阳虚便秘者还需忌食收涩止泻、可加重便秘的食物,如莲子、石榴、芡实、乌梅、糯米、河虾等。阳虚泄泻还需忌食具有润下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银耳、海参、海虾、牛奶、兔肉、龙眼、桃子、萝卜等。
3.食疗参考方
(1)羊肉羹煮熟的瘦羊肉,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料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热食。
(2)尖椒鸡丁尖辣椒,掰成拇指甲大小;鸡胸脯肉,切成丁块,以料酒、盐、鲜姜汁、蒜泥煨好后,入油锅过至九成熟捞起,然后以油锅旺火爆炒尖椒至七成熟,放入鸡丁,炒熟后置盘中,以鸡汤加入适量盐、味精勾欠,浇汁于鸡丁、尖椒上即可,热食。
(3)核桃仁粥(宜于阳虚便秘)核桃仁,研成膏状,注入热水拌匀滤汁;籼米煮粥,米熟烂后将核桃汁加入再煮,待无核桃生油气后即可,热食。
(4)糯米粥(宜于阳虚泄泻)糯米,狗肉汤,文火炖煮成稀糊状,加适量胡椒、味精即可,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