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有什么症状和怎么引起的,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组)侵犯心脏所致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性病变的疾病。病变可能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
一、基本病因
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的致病原因,约占30%~50%。
细小病毒B-19、人疱疹病毒6型、Echo病毒等亦相对常见。
其他:人类腺病毒、流感、风疹、单纯疱疹、脑炎、肝炎(A、B、C型)毒以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二、诱发因素
年龄:儿童和青年多见。
遗传因素:家族病史与疾病易感性及严重程度。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下降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易发病。
三、疾病类型
根据疾病进程分类:
急性期:新发病,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阳性发现明显且多变,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炎症指标迁延不愈,病情多在半年以上。
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重时轻,病情在1年以上。
四、症状
患者通常以病毒感染症状起病,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常见为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热、全身倦怠感和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随后出现心脏相关临床症状,包括胸闷、胸前区压迫感、胸痛、心悸等;病情严重时,患者自感心慌严重,自觉有心脏停跳、心跳节律不齐等。
病毒性心肌炎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则会引起全身供血不足的症状,比如乏力、疲惫、消化不良、头晕、呼吸困难等。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五、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一般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症处理等。
1.一般治疗
治疗目的:减轻心脏负荷。
休息: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最好的办法,也是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重要的治疗措施。休息可以使患者心率、血压、心肌收缩率降低,心脏负荷减轻。
饮食:患者应进易消化及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是病毒性心肌炎非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2.药物治疗
抗病毒及免疫调节药物
抗病毒治疗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治疗。
干扰素:副作用较少,偶有发热倦怠、感冒样症状,反复使用后症状可以消失。
免疫治疗: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减轻心肌细胞损害。
3.心律失常治疗
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以各种心律失常就诊,其中以前期收缩(早搏)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最为多见,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即可,药物选择的原则为选择疗效高,副作用小的药物,口服用药一般至少服用一周,无效时再换另一种药物。
4.心力衰竭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多数提示炎症范围广泛,病情重,可根据病情联合使用利尿剂、洋地黄、血管活性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洋地黄时,饱和量应较常规剂量减少,并注意补充氯化钾,以避免洋地黄中毒。
5.改善心肌代谢和抗氧化治疗
1,6-二磷酸果糖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同时可选用大剂虽维生素C、辅酶Q10(CoQ10)、维生素E和复合维生素B。
6.其他治疗
若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进展严重的患者,必要时可能会采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或者外源性心肺支持系统进行治疗。
六、预防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关键在于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日常饮食需注意均衡饮食,营养充足摄入,限制高糖、高盐、高脂饮食。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心肺功能。
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调整精神压力。
预防感染,避免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等,在疾病高发季节做好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小儿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头晕、胸痛以及胸闷等等的临床症状,如果患者有出现以上症状的话,不排除是出现了心肌炎的情况,应该及时的心胸外科进行相关的检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以及服用消炎以及抗生素类的药物控制炎症感染,以免病情恶化。
心肌炎能治好吗?
心肌炎也能够治疗好的,绝大多数都是感冒之后病发引起的,是属于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方法可以应用抗病毒的药物以及营养心肌的药物,比如炎琥宁粉针,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等,也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应用一些中成药,具体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辅助检查分析之后才能确定。
心肌炎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状是不是相似?
如果已经心肌炎了,是能用眼睛内窥到病灶的。
如果是隐匿性的,则不能。
但是,在病情发作的时候,表两者现出来的症状,可以是一样的。
气机血质上的病,很多是眼睛无法窥视的,身体却会有或剧烈或轻微的不良反应。并不是反应剧烈就代表严重,也不是反应轻微,就代表不严重。
心脏病,只能推荐少费心思,多睡觉多吃饭正常作息了。因为用心太多吃饭太少容易缺血,又强行用心思就会磨损过热心脏衰竭,也容易熬夜过多而阴虚血淤,粘连堵塞,还容易因为缺乏运动而气虚血行不畅,更容易因为气血断流而爆死。
心肌炎会有什么症状?
心肌炎的概念和种类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灸性浸润常伴有邻近心肌细胞的坏死和(或)变性。可以分为感染性心肌和非感染性的心肌炎。感染性心肌炎包括病 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最多见。非感染性的心肌炎则由免疫介导疾病、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炎的病因和诱因 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的炎性病变。导致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腺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ECH○病毒、微小病毒B19 流感病毒、丙肝病毒等。近年来由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災增加很快,已超过柯萨奇病毒。心肌炎发病前1~3周前常伴有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史,如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肠炎等。
心肌炎会传染吗?心肌炎一般不会传染,但从其发病机制来讲还是有例外的:
1、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细胞引起的心脏炎症,有可能传染;
2、机体感染病毒之后引起的免疫介导反应导致心脏损害,依据个人体质会有小概率发生传染的可能。 心肌炎的危害、心肌炎患儿的病程发展。 轻、中型心肌炎不会引起严重的危害。只有重型心肌炎会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般分为急性期(半年以内),迁延期(半年以上),慢性期(病程大于一年)
心肌炎的轻、中、重症的临床表现1、轻型:多数患儿有心脏自觉症状如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体检可有心音低钝。多数心电图无明显改变或呈一过性异常;心脏大小正常,无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2、中型:心电图有明显异常,或有奔马律,或有气促心累、之力和其他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
3、重型(爆发型):发病更少,起病急骤呈暴发型。会引起心力衰竭、心脑综合征、心律紊乱、心原性休克,可以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未梢青紫、皮肤湿冷、心动过速、血压下降,严重会危及生命。
心肌炎的并发症有哪些,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轻、中型不伴有并发症。重型心肌炎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肺水肿、严重的心律紊乱(如室性心动过速,川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脑综合征。严重可引起死亡。
孩子得了心肌炎,家长应该怎么办?心肌炎能不能够做到前期的预防心脏是人体的泵,重要性不必多言。故怀疑心肌炎一定要慎重对待,积极治疗。轻型心肌炎一般病情比较轻,但是其他两种类型就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要及时就医,不要有侥幸心理。比较难,只能尽量避免病毒感染。如若感染,要注意患儿有没有胸闷、精神差、乏力等情况出现有迹象的话,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
心肌炎的治疗原则和手段1、充足休息(有心功能异常的休息3-6个月)
2、抗病毒治疗;
3、改善心肌代谢药物治疗(包括大剂量维生素C、磷酸肌酸钠、辅酶Q10、1,6-二磷酸果糖等)
4、重型需要免疫治疗(激素,丙种球蛋白)还有他对症治疗药物
心肌炎的日常护理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注意饮食均衡,补充多种维生素及营养丰富的饮食;
3、少食多餐减轻心脏负荷;
4、注意通风,避免上呼吸道及消化道被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