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长期喝益母草好处,月经来时喝益母草好吗?
月经来时喝益母草好吗
女性来月经服用益母草是否有好处,要看具体证型和月经量,若是因为气滞血瘀(因为气机不通畅导致血液瘀堵)等导致月经较少,可以喝益母草,有一定的调经的好处。
月经量较少:女性在月经期间若因为气滞血瘀原因,出现月经量少、痛经或是有血块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喝益母草,能够起到养血、调经的作用。
月经量正常或是偏多:月经量正常或是月经量较多,则不适合喝益母草。这时饮用益母草不仅起不到调经的作用,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是月经周期延长等情况。
女性若是有月经不调的情况,想要采用药物进行调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盲目用药,可能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反而不利于健康。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俞丽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大姨妈来了可以喝益母草颗粒吗?
月经期间是可以喝益母草颗粒的,因为益母草颗粒炭具有止痛,促进子宫内膜脱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痛经的女性,或者是月经排出不顺畅的女性,在月经期间可以喝一点益母草颗粒,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症状,还可以适当加一点红糖水,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活血的食物,比如酒糟等都可以的。
冬天用红花艾叶鸡血藤益母草生姜泡脚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足浴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临床上常常用于下肢病变的患者,常见的病人如下肢风湿骨痛、糖尿病足、下肢冻疮等等类型的治疗。此外,经过辩证用药,也可用于很多全身性的疾病。
在了解这些组合有什么功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几个药分别有什么作用。
一 方中活血祛瘀的药物介绍在这个处方中,红花、鸡血藤、益母草属于活血化瘀的药物,其中鸡血藤除了活血之外,还有养血通络的作用,而益母草除了化瘀通经外,还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
1.红花
红花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的一味活血化瘀药,红花味辛性温,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疼痛等等,常常与桃仁、川芎配伍;也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阻等等。
2.鸡血藤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具有活血补血,舒经通络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瘀或者血虚之月经不调、通经。闭经等等,此外,由于其还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等疾病也常常应用。
3.益母草
益母草可以说是女性之草了,对于妇女的经产带下等妇科疾病,益母草可谓功劳不小。益母草辛苦微寒,具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妇人血瘀经产诸证,对于产后恶露不尽者益母草膏可谓非常恰合。
此外,益母草由于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也常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尤其适合于水瘀互结类型的水肿。常常配伍白茅根、泽泻等活血利尿。
二 处方中温经散寒药物介绍在这个处方中,剩下的艾叶、生姜属于温热药物,其中艾叶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生姜具有散寒解表的作用,两者都是足浴中经常用到的药物,两者配伍,艾叶能温里寒,生姜能祛外寒,是不可多得的配伍方式。
1.艾叶
艾叶辛苦、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祛湿止痒的作用。临床上艾叶常用于虚寒性的出血证,比如妇女虚寒崩漏。用于虚寒性的腹痛,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腹中冷痛。也用于虚寒型的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等,此外,艾叶外用,也用于治疗妇女带下、湿疹常常可配伍黄柏、花椒、防风、苍术等煎汤外洗。
2.生姜
生姜可谓厨房一宝,用的好生病少。我们日常常用的生姜属于发散风寒药,经常用来治疗风寒感冒。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风寒表证,用于各种呕吐,特别适合于胃寒呕吐。以及风寒咳嗽。生姜温中带散,擅长与解表寒,与艾叶配伍用来泡脚是不可多得的搭配方式。
三 这个处方配伍的功效与作用前面分析了各个药材的作用,那么整个处方性偏温,重在祛瘀止痛。也就是说,这个处方可以起到散寒止痛,祛瘀通络的作用。当然,根据剂量的不同还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总体而言不会离这两个功效太远。
这个方对于寒湿痹痛患者比较适合,如果此类患者,可以尝试在冬天多用来泡脚。
此外,对于糖尿病足,下肢血运较差的患者也可以起到一定改善末端循环的作用,但是对于糖尿病足的患者应当时刻注意水温,以免烫伤。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益母草有哪些作用?
益母草也叫益母蒿、坤草等,别名非常多,它是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通常生长在山坡草地、路旁等各种环境,向阳处最多。
益母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公分,茎干四棱形;叶对生,叶片轮廓变化大,茎下部叶卵形,掌状三裂,茎中上部叶三到五裂,裂片窄长;
轮伞花序腋生,花冠粉红色或浅紫红色,6-9月开花。
益母草的主要作用:全草药用,有效成分是益母草素,内服可治疗妇科病、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种子叫茺蔚,可治疗眼睛疾病、利尿、肾炎水肿和子宫脱垂等。药用时请遵医嘱。近些年医学对益母草的研究比较多,认为它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益母草生长适应性强,不择环境,可以作为园林地被植物栽培应用。
女性痛经喝了益母草反而更痛是什么原因?
益母草不能用来治疗痛经。治疗痛经先得搞清楚痛经的原因,不能瞎治。
如果仅仅是纯止痛,那就吃止痛药,比如芬必得,提前两天吃。
但在吃药前,需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因什么原因导致的痛经。
不把这事情搞清楚,就吃药,那就是看你是否受到老天爷眷顾了。
比如引发不孕症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要及时发现,加以治疗。痛经就是它的重大提示,不要大意。
至于中医,既不知道月经周期的原理,也不知道女子生理结构。
胡乱试药,恰巧缓解了某些患者的症状,就认为找到了验方,就开始强行推广。
这问题下面甚至有糊涂虫高喊,吃了痛才表示起效果了奇葩说法,还要人坚持吃,这就是纯粹的站着说话不腰痛。张口就来,证据呢?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越吃越痛代表着起效,那平均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真正不痛经呢?等人自动缓解之后,比如怀孕生产哺乳后,不痛经了,然后说这就是益母草的功效么?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细胞脱落,长到了别的地方或深入到子宫肌层中,这种情况,一定要重视重视重视,因为它后果严重,引发不孕症,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子宫内膜就是那个在月经期间增厚变薄周期性变化的那层细胞组织,如果这层组织由于某种原因长到了别地方去,就非常糟糕,比如移位到了膀胱、肠道或阴道壁上。这些组织虽然长错了地方,但它们同样受到月经周期激素的影响,于是在大姨妈期间,它们也发生脱落,由此造成痛疼和炎症(于是更痛)。
图示:本应该长在子宫内壁的这层组织,因为病理原因或运气不好,长到了别的地方,由此引发生理期时的痛疼。这层组织,长到哪里,就会在生理期时表现出相应的流血症状,比如造成便血、尿血和鼻血。如果在生理期出现这些情况,那就妥妥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了。而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在东亚妇女中不算太罕见,以至于民间都总结出来了,怀孕生娃然后痛经消失,这种痛经,十有八九就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
如何简单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那就要知道它的典型症状是如何表现的:
痛经!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继发性痛经!
什么意思?就是会越来越痛,或者从前不痛,后来开始痛,就要特别小心和注意了。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惨烈的是子宫腺肌症,就是图片中那种情况,子宫内膜深入到子宫的肌层中去生长,子宫会逐渐长大,惨烈者会生不如死。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通常不致人死命,也通常不会让人残疾,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常导致不孕。
治疗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方便的情况下,自然可以手术。
激素疗法但不能手术的情况下,最好的治疗手段就是通过激素疗法让这些长错了地方和位置的子宫内膜组织彻底死亡消失。真怀孕生娃哺乳通常情况下,女性妊娠加哺乳期是天然的不来月经的时期,在长达一年多甚至更长时间的不来月经,就会让异位的内膜失去激素的滋养调节,从而自己退化凋亡。这正是,民间总结出来的,怀孕生娃哺乳后,痛经大幅度减缓甚至消失的根本原因所在。这种情况基本只适合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对其它原因引发的痛经就不太管用了,甚至压根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