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消失的表现,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但没有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细菌感染,就像题主所说的全球约有44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中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9%,也就是有7亿的人存在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很高,但是这并不说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了胃部疾病的发生,在这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是没有任何的消化系统症状和疾病存在的,对于这一部分的人群,其实是没有任何的必要去进行药物的治疗的,更没有必要服用所谓的保健品去进行保健和养护。
所以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是需要从全方面进行评估的,对于轻微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没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只需要做好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措施,而且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戒酒,戒烟,避免长期服用伤胃药物,避免长期的食用辛辣,刺激,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
对于有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是需要进行根除治疗的,因为幽门螺杆菌长期存在,会导致胃胀,胃痛,胃酸,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存在说明了幽门螺杆菌对于胃黏膜的损伤,说明了胃部有炎症,糜烂,溃疡等病理变化的存在。
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常以四联或者三联疗法为主。详见小克既往的问答当中。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如何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消灭干净了?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是这个菌能够引起胃部所有的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严重的会引发胃癌,且幽门螺杆菌传染性极强,特别是一个家庭往往因为一个人感染而传染全家人。
清除幽门螺杆菌是否成功目前还是比较肤浅的看检验报告,但是作为医生我的建议是看半年后的复发情况再定,因为复发率很高。
原因是虽然暂时清除了幽门螺杆菌,但是并没有修复胃黏膜,并且胃黏膜还在损伤的过程中,幽门螺杆菌非常容易复发,所以目前在用药上往往采用四联药物联合卫乐舒益生菌,并要去患者将卫乐舒益生菌联系口服三到四个周期,一是为了抑制幽门螺杆菌,二是为了养护胃粘膜,降低复发。
生活中也要注意减少外出用餐,并且注意卫生,还要在饮食上注意养胃。
十有八九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在胃黏膜细胞表面寄生着一种带有鞭毛、弯曲状的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统计显示,在慢性胃炎的患者中,HP的检出率为 95%~100%;胃溃疡患者中检出率为 70%~80%;而胃癌患者中检出率约为 80%。
所以,要想养胃就要先杀菌!
胃内有幽门螺杆菌,身体会出现六大症状:
症状一、泛酸、恶心
当体内幽门螺杆菌超标时,就会影响胃部的分泌功能,从而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出现泛酸、烧心等症状。
所谓反酸其实就是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并且患者还常伴有腹胀、腹疼、嗳气、呕吐的症状。
症状二、口臭严重
有口臭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如果自己碰到勤刷牙也解决不了的口臭,就一定要警惕是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了!
因为HP这种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当口腔发生感染时,或者进入胃部影响食物消化时,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口臭。
症状三、胃痛
由于幽门螺杆菌会在胃内增殖,所以胃黏膜会遭到病菌的破坏,很容易出现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就会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及嗳气。
症状四、日渐消瘦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由于消化系统现出问题,人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慢慢变瘦。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症状五、总是饥饿
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就会繁殖生成气体导致胃胀气,所以即使患者没有吃太多食物,也会有明显的饱腹感,而由于患者没有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所以这种饱腹感不会持续太久,就会出现饥饿。
症状六、流口水
幽门螺杆菌会寄存在人体的肠胃中,引发一系列肠胃问题,由于它还具有生物毒性,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患者的神经可能也会受到刺激,稍微严重一点,就会使得神经系统出现紊乱,使得患者无法自控的开始流口水。
感染幽门杆菌,无非就这四个途径,多加注意:
途径1、外出就餐
卫生,是我们外出就餐的第一个原则,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餐具消毒并不好,用了这些餐具,就会在增加感染幽门杆菌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日常倡导尽量在家就餐,能不出去吃就尽量不出去吃。
途径2、肉类生食
吃西餐或者是吃日料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吃三分熟到七分熟的牛排,这些三文鱼或者是牛排在没有熟透的时候,会残留细菌。
吃了之后就容易幽门螺旋杆菌。或者是有些人在吃火锅,在煮菜的时候,菜还没有煮熟,就开始吃了,这种情况都是有可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
途径3、和感染幽门杆菌的人一起进食
共餐这是得了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常有"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如果家人有感染幽门杆菌的,建议尽早干预,防止传染给家人。
途径4、接吻
这是一种直接的传播,通过唾液传播,如果其中一人感染了幽门杆菌,那另一个人也很难幸免。
感染幽门螺杆菌,这几种食物坚持吃,帮助杀菌养胃温水
水温在37度左右,是最适合人体的温度,也是胃部最舒服的温度,早起后只要喝一杯简简单单的为温开水即可,以200ml为宜,早起后一杯水可以冲刷胃部,润滑肠道,改善便秘,起到养胃的效果。
胃不好的人,生活中可以制作养胃茶水喝,将丁香叶和岩桂除杂、晾干,以红茶工艺翻炒,然后制成丁香叶岩桂茶包,泡入沸水中5分钟即可饮用。
丁香岩桂茶是暖胃养胃的好手,《医林篆要》记载: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中医认为,桂花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二者搭配成泡水喝,养胃益胃,还可抑制幽门螺旋的滋生,预防胃癌。
卷心菜
卷心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蔬菜。有很好的养胃杀菌的效果。如果胃感染幽门螺杆菌,多吃卷心菜,有助于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繁殖,修复受损的胃粘膜。坚持常吃胃都会好起来。
大蒜
很多人不喜欢大蒜的味道,但其实大蒜中富含着大部分大蒜素,各种维生素等物质,特别是紫色皮衣的大蒜,含有能够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物质,建议:每日摄入3瓣为佳,过量食用对胃部也会造成刺激。
西兰花
西兰花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它属于十字花科食物。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多吃西兰花,你可以获得良好的胃消毒效果。它可以帮助加强胃的消化和吸收,帮助修复受损的胃粘膜,胃会回报你。
预防幽门螺杆菌,还要坚持这样做:1、 饭前便后洗手:
幽门螺杆菌较大概率的传播途径是“粪 — 口”传播,所以饭前饭前便后勤洗手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还是要第一个拿出来再次强调。
2、 食物要经过高温:
耐得住胃酸的幽门螺杆菌却可以被高温杀灭,因此食物一定要煮熟煮热吃。生吃瓜果时务必洗净。
3、 共餐时使用公筷:
幽门螺杆菌会通过唾液等途径进行病菌的传播,聚餐时大家用沾了口水的筷子从同一个盘子夹菜,很容易经筷子被传染,所以使用公筷十分必要。
4、 不要口对口接触孩子:
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因此家长要避免口对口接触孩子,玩具也要及时消毒。
5、避免家庭群集
预防幽门螺杆菌,应该避免经常聚集在一起。
有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
另外,由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概率比较高,希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积极做好预防。
6式养胃操做起来!胃动力不足?别担心!这里有一套简便易行的胃动力操教给大家,可以做全套,也可以做二三式,赶紧活动起来吧!
1全身展胃式(展腹)
☞ 动作要领:双腿站立腰侧弯,双臂上举再平举,一左一右交替做。
☞ 原理说明:利用手臂上抬,牵引身体舒展,因久坐、弓腰导致的腹部压力增加,带动膈肌增加呼吸深度,理顺气息。
2起床喊胃式(屈腰)
☞ 动作要领:两腿分开等肩宽,双手平举左右弯,一左一右腰舒展。
☞ 原理说明:两侧身体先伸展再屈曲,令腹部两侧肠道反复挤压再舒张,起按摩作用!
3护胃圆舞式(摩腹)
☞ 动作要领:双手重叠放腹部,先是顺时针,接着逆时针。
☞ 原理说明:按摩能够促进肠胃蠕动,相当于给胃肠一个外部动力,同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的血液循环。
4双旋揉胃式(揉腹)
☞ 动作要领:双手四指放脐旁,肋骨上下轻画圈,双手同时力适中。
☞ 原理说明:与摩腹相同,此法能促进肠胃蠕动,相当于给胃肠一个外部动力,同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的血液循环。
5噼啪振腹式(振腹)
☞ 动作要领:双手交叠放脐部,力度适中振腹部。
☞ 原理说明:以温和的动作振动可以活跃小肠道运动,有助于消化。
6朋克养胃呼吸法(舒胃)
☞ 动作要领:双手下压腿微蹲,配合腹式深呼吸。
☞ 原理说明:深长的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膈肌上下运动,按摩胸腹脏器及内脏神经,加强膈肌肌力,减轻胃食管反流。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你发现了这三个特征,很大程度上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可能,他们分别是口臭、非溃疡性的上腹部不适以及胃炎、黏膜溃疡性改变。接下来禚医生详细的给大家解释一下、
第一个不可忽视的信号是口臭!口臭的产生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口源性口臭,第二种是非口源性口臭例如胃食管反流、肝脏疾病、肺炎、糖尿病都可以引起口臭。无论是在口腔还是在胃肠部幽门螺旋杆菌总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口臭的物质。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引发口臭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它可以在口腔内或消化道内利用食物的残渣产生硫化氢和甲硫醇,这两种物质是口臭的主要成分。
而且临床对比实验数据研究表明口臭的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要远高于没有口臭的人群。所以如果你存在顽固性的口臭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很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
第二个要注意的信号是非溃疡性上腹部不适医生常说的非溃疡性上腹部不适也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通常是指我们的胃十二指肠出现不适症状。如果你不存在消化道的器质性改变,例如没有出现溃疡的变化,一般至少6个月出现症状,近3个月的病情活动那么一般你出现的餐后腹胀、早饱、上腹痛、上腹部灼烧感就是这种情况。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腹部灼烧感呢?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会诱发胃部分泌过多的胃酸从而诱发泛酸和烧心的情况!虽然目前这种上腹部不适的疾病机制还处于争议状态,但是在根治幽门螺旋菌感染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因此如果你没有溃疡性的病例改变,而出现了餐后腹胀、早饱、上腹痛、上腹部灼烧感这种不适的症状,很有可能就是幽门螺旋菌感染,需要到医院进行相关的筛查。
第三个最关键的信号是胃炎、溃疡、胃粘膜的损伤改变禚医生在往期的问答中都详细的给大家解释了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炎的原因,在这里再详细的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的胃液是强酸的几乎没有细菌可以在胃部生存,但是幽门螺旋杆菌就可以做到,为什么呢?
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的幽门段(也就是靠近12指肠的那段)繁殖不断的会释放出一种叫做尿素酶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而氨一旦接触水分就会呈现碱性,而中和胃部的强酸特性。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生存地位,而且还破坏了胃粘膜与强酸之间的保护屏障。
紧接着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分泌大量的细胞毒素破坏胃粘膜细胞,当胃粘膜接触强酸、同时面对细胞毒素的损伤,胃粘膜就会出现坏死的情况引发炎性改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胃炎。紧接着当胃粘膜细胞继续死亡,累及到胃粘膜下的肌肉组织和其他组织的时候就形成了溃疡性改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萎缩性胃炎阶段,这个阶段如果继续发展就很容易引发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癌前病变。
这也是为何幽门螺旋菌感染可以引发胃癌的原因所在!
所以如果你存在慢性胃炎、存在胃溃疡就一定要当考虑是否是由于幽门螺旋菌感染引起!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顽固性感染患者生活中如何应对首先需要改变不良习惯:例如①家中存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需要分餐,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口口传播,唾液的接触很容易将口腔内的细菌感染给家庭内的成员。因此大人避免给小孩夹菜、尤其不要嘴对嘴喂食;②同时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通过粪口传播,一定要养成饭前便后吸收的习惯,防止病从口入;③同时三餐要合理避免晚上加餐,昼夜颠倒打乱胃肠道的节律,加重胃部负担导致细菌乘虚而入。其次顽固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需要重视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会导致胃从以下方向发展:慢性浅表型胃炎→萎缩型胃炎→肠化生→异性增生→癌变。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持续感染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恐慌。服药一定要遵从医嘱、疗程要足够,避免服服停停、这样不仅无法抑制细菌的生长反而会导致细菌耐药导致治疗方案的失效。如果我们的患者做到了清淡饮食、生活规律,按时服药但是幽门螺旋杆菌依然是阳性,此时如果有必要可以做一次胃镜检查,取出组织样本盘那段幽门螺旋杆菌到底对胃部造成了何种伤害,以此调整用药,有的放矢,避免无端的恐慌和乱服药。总结幽门螺杆菌绝对是个例外,它可以在胃部抗酸奇迹般地存活,如果你出现口臭、泛酸、非溃疡性灼伤感等上腹部不适,或者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一定要考虑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此时你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与家人朋友分餐就餐公勺公筷避免口对口传染他人;第二:谨遵医嘱,按时定时服药,不可以服服停停,以防耐药性发生;第三:顽固性的久治不愈,一定要及时检查在医生的帮助下调整用药方案只有正确认识疾病,有的放矢调整,科学对症治疗,才有可能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避免胃癌终末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于凌琪.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9
2、许鹏飞,肖雪萍.幽门螺杆菌与非口源性口臭关系的初步研究[J].吉林研究,2011
患了幽门螺杆菌有哪些症状?
患有幽门螺旋杆菌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考虑会引起口臭,有可能会引起明显的腹胀或者反酸烧心有一部分患者有可能会导致腹痛的。如果有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情况,建议首先需要应用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的,因为长时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容易导致胃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