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图片功效与作用,野生蜂房好还是家养蜂房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兰溪何氏家庭农场的老何,想和大家分享下什么是野蜂?希望可以起到一点拨开迷雾的效果。
首先:什么是野蜂蜜?
野蜂蜜指的是由非人工养殖的蜜蜂在野外周边区域自由采集花粉花蜜,在野外环境中自然酿制的蜂蜜。
这个定义里有3个信息:
1、蜜蜂不是人工养殖的。2、蜜蜂采花粉、花蜜,酿蜜的整个过程不受人工干涉。3、最终酿制的蜂蜜的品质跟蜜蜂所在野外环境有极大关系。
将这3个信息再扩展一下:
1. 并非所有野蜂蜜都是安全天然的。
在某些地区,如生态环境恶化的地方,即使是野外,也很可能已经遭受了化工污染、农药污染,这样地区的花粉或是水质都是受污染的;在某些地区,由于缺少其他蜜源植物,蜜蜂只能把断肠草、雷公藤等有毒植物当作蜜源,这样酿出来的蜜就成了毒蜜。
2. 并非所有野蜂蜜都不安全。
野蜂蜜的品质很大程度上由周边环境决定。如果野蜂蜜身处环境纯净的地区,而周围又有充足的蜜源植物(有毒的植物的花期一般在入秋之后,且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分布),春夏季节的野蜂蜜是安全可靠的。例如在云南山区,人们从小吃野蜂蜜长大,老人家也习惯喝野蜂蜜水养生,一代又一代健康传承,得益于云南山区相对天然的自然环境。
3. 吃蜂蜜中毒的情况只存在于野蜂蜜中吗?
当然不是,除了上述有人吃了由断肠草蜜、雷公藤蜜中毒的情况外,还有食物相克的可能:
比如《本草纲目》就有记载:“生葱同蜜食作下痢。”这是因为,蜂蜜的营养成分比较复杂,葱蜜一起吃后,蜂蜜中的有机酸、酶类遇上葱中的含硫氨基酸等,会发生有害的生化反应,或产生有毒物质,刺激肠胃道而导致腹泻。
另外,蜂蜜与鲫鱼,蜂蜜与豆浆,蜂蜜与韭菜,都有相克反应,只要避开就好,无需过于惊慌。毕竟,蜂蜜的功效那么多,不能因噎废食。
4. 家养蜂蜜又有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有些蜂农也是带着封箱流转于各个蜜源地,但这种蜜蜂是人工养殖的,也属于家养蜂蜜。这样的蜜蜂所采的花粉来源可以由蜂农决定,属于“定向采集”,蜜源相对固定、单一。但也不能完全保证蜂蜜不会采到有毒蜜源,只是因为量少,毒素会被稀释,因此不会产生中毒反应。
另外,为了提高产量,不良商家也有可能会喂蜜蜂白糖水或往蜂蜜里添加蔗糖。
5. 1周岁以下的幼儿为什么不能食用蜂蜜?
很多人误认为1周岁以下幼儿不能吃蜂蜜是因为蜂蜜里有激素或毒素,其实真相是: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易受到肉毒乳杆菌的污染。婴儿由于抵抗力弱,食入肉毒乳杆菌后,则会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因而易引起肉毒乳杆菌性食物中毒。
6. 到底怎么才能选到好蜂蜜?
朋友突然担心起野蜂蜜的事情,是因为她上网百度,看到了很多吃野蜂蜜中毒的新闻报道。为了解真相,我逐一点开了这些新闻,这些新闻里提到的中毒案例都是因为吃了断肠草、雷公藤蜜发生的不幸事件。如果因为这些事件就否定了野蜂蜜的安全性那就太片面了。无论家养蜂蜜还是野蜂蜜都有可能含有极其微量的毒素,但比起它含有的有益物质,好处远远超过隐患。
7. 不信看看古代医书怎么说,
《本经》:主心腹邪气,诸惊痫,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和百药。
《名医别录》: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
《本草拾遗》:主牙齿疳疮,目肤赤障,杀虫。
《本草衍义》:汤火伤涂之痛止,仍捣薤白相和。
《纲目》:和营卫、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
想买到好的蜂蜜,如果有条件,可以亲自到蜂场或野蜂蜜出产地去,追根溯源,找可靠的养蜂人购买。
以上分享资料,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作用。
男性备孕注意什么?
男性备孕期间应该做到五禁一宜。由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男性生殖能力普遍下降的今天,男性备孕便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那男性到底应该如何备孕呢?
忌过度紧张很多男性在备孕一段时间没有成功后,便开始紧张、焦虑。殊不知长期紧张、焦虑会引发一些列的前列腺症状,加剧前列腺炎的病情,导致症状繁多,病程绵延,反复发作。所以备孕期间一定要调节精神情绪,不必过分紧张。
忌过度用脑备孕期间工作安排需适当。睾丸的生精功能和性机能与神经内分泌网络密切相关。脑力劳动者对大脑皮层的需求是比较大的,若长期悲观压抑,会影响大脑皮层,进而影响神经内分泌。
忌过度手淫过度手淫会使兴奋中枢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性功能早衰等一系列问题。
忌戒欲虽不能过度纵欲,但切不可戒欲保精。成年男性,特别是已婚男性,长期没有性生活,性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长期被迫压抑时,完全有可能患阳痿症,而失去性能力。纵欲使“精泄”,戒欲使“精郁”,都是不可取的。
忌烟酒吸烟和喝酒都会导致前列腺疾病的发生。同时吸烟还会影响阴茎血液循环、精子数量和活动力。因此备孕期间应戒烟酒。
宜积极锻炼运动锻炼可以促使雄激素转化,有利于调节性欲,减轻前列腺充血,延缓搞完衰老,协调五脏六腑,提高男性的整体机能。
除了上面无禁一宜,规律饮食睡眠等也是很重要的。只有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才能剩余出健康的宝宝。
文:李钰昕/王传航
为什么国际上反对使用中草药治疗肾病?
这个问题问的好,很现实,如今国内还有多少肾病患者在服用中药,这个无从谈起,因为没有人做过统计来说明这个问题。
不光是国际,就是在国内,中医院的肾病科,使用中药了吗?不多,如果有的话也是少数中的少数,为什么?中药不赚钱,对他们来说,该手术手术,该透析透析,该用西药用西药,很少使用中药,还不是害怕中药效果不好病人或者家属扯皮,甚至担心中药可能加重患者的肾损害,最终就是中药用的少。
你说国内治肾病,部分医生都不用中草药,更别说国际了,那些人都是西医出生,他们很难理解中医,相信中医,更别说是中药了。如今,中药在欧洲美国等都没有被认可,不管是中药还是中成药都是一样,别的国家监管机构就是不批准,为什么?不相信,怀疑你的安全性和疗效,再看看你做了多少例观察,或者到了几期临床等等。别人反对是有原因的,我们以前总是说,中药很安全,结果有一年,病人吃了关木通中药后发现肾衰竭,这才促使我们去研究更多的中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中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系等等,如今,很多问题仍然没有研究清楚。当然,有些人(指那些怀疑,诋毁中医的人)总是拿着西医思维来思考中医,那肯定不认可了嘛,结果再一宣传,就更加没人相信中医中药了。
结缔组织病怎么治疗?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是一类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肌炎等多种结缔组织病临床表现,但又不符合其中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且在血清中有高效价核糖蛋白(RNP)抗体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最终可以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MCTD发病年龄从4~80岁,大多数患者在20~30岁左右起病,男女比例为1 ∶16,成人20%~28%可出现肾损害,儿童33%~50%病变累及肾脏。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阴阳毒”、“虚劳”等范畴。
就临床资料分析,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有以下特点。
1.发病因素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关基因的研究提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易感性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基因有关,其中以与HLA-DR4的关系最密切。分子基因研究表明,HLA功能结构域或所谓的共同抗原表位可能是决定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常见的诱发与加重因素 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发和加重的因素,主要是影响自身免疫功能障碍而致发病。其可能机制是:①受病毒感染的T细胞细胞毒作用增强,导致组织细胞破坏;②受病毒感染的T细胞功能受抑制而致增强的B细胞产生抗体;③宿主内源性感染或内源性病毒产物,通过病毒对HLA-B8阳性宿主的异体化作用,将病毒种植于白细胞表面上,因而出现抗病毒和抗病毒感染的细胞反应,这些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病毒可使组织成分发生变化而出现自身抗原性,刺激B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损伤。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在细胞毒作用下释放出碎片,可使机体发生自身致敏作用,因而产生抗细胞成分抗体。此外,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可产生中和因子,促使自身免疫的发生。
明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发病因素,积极祛除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常见诱发与加重因素在诊治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中药在改善证候、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较好的疗效。
【病因病机】
本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腠理不坚,复感外邪,风、热、寒、湿诸气杂至,相合而病。病邪痹阻,气滞血瘀,水湿停聚,酿生痰湿,日久郁而化热,耗气伤阴,而出现虚实夹杂之变证。
1.内因 多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阴阳、气血亏虚或失衡,日久造成脏腑功能紊乱,常在外邪的诱发下而起病。或由后天饮食偏嗜,如嗜食辛辣肥甘而生湿、生热、生痰;或暴食生冷,伤及脾阳;或由劳倦过度,病后失养;或内伤情志,损及脏腑、气机等等,均可导致机体内环境的失衡而成为发病的基础。
(1)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之人,阴阳失调,偏于肾阴亏虚,则属阴虚内热。外邪乘虚而入,“邪入于阴则痹”。痹阻先在阴分,阴虚为本,血虚有火。病久阴血暗耗,阴损及阳,气阴两虚,时有外感诱发,病深则阴阳两虚。
(2)肾阳衰微:素体肾阳衰微,阴寒内凝,复感外邪而发。病程迁延日久者,痹阻络脉之邪可内舍于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元阳虚亏,真阴不足,气血虚衰,全身多部位和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2.外因 多由外感六淫,或留着肌肤,闭阻关节,或内侵脏腑而导致发病。六淫外感,素体营血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虚外袭,凝结于肤腠,阻滞于经络,致使营卫失和,气血瘀滞,痰瘀痹阻,失于濡养;或外邪郁而化热,化热则伤阴,湿热交阻或暑热由皮肤而入,酿成热毒;燥气伤津,津亏血燥。总之,风、寒、暑、湿、燥、火,外能伤肤损络,内能损及营血脏腑。
总之,本病复杂多样,外及五体(筋、脉、肉、皮、骨),内涉五脏,而以肝肾为病变中心。常为湿热、气滞、瘀血、脏腑虚损等多种证候同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但以邪气盛为其主要方面。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临床常用Sharp标准。
主要标准:①重度肌炎;②肺部累及(CO2弥散功能小于70%、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示增殖性血管损伤);③雷诺现象/食管蠕动功能降低;④手肿胀或手指硬化;⑤抗ENA抗体阳性,且滴度≥1 ∶10000,抗U1RNP(+)及抗Sm(-)。
次要标准:①脱发;②白细胞减少;③贫血;④胸膜炎;⑤心包炎;⑥关节炎;⑦三叉神经病变;⑧颊部红斑;⑨血小板减少;⑩轻度肌炎。
确诊:①4个主要标准;②血清学抗RNP(+),滴度大于1 ∶4000,需除外Sm抗体阳性。可能诊断:①临床上符合3个主要标准或2个主要标准及2个次要标准;②血清学抗RNP抗体阳性,滴度大于1 ∶1000。
2.鉴别诊断 本病早期诊断难与其他类似疾病如SLE、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病毒性心包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炎、血管供血不足综合征,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等鉴别,需随访。
(1)本病与SLE的鉴别:本病存在以下特征可与SLE相鉴别:①高发病率的雷诺现象;②肿胀手;③肌炎;④食道运动障碍;⑤肺部疾病;⑥严重的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少见;⑦ds-DNA或Sm抗体、LE细胞、低补体血症发生率低。
(2)本病与硬皮病鉴别:本病存在以下特征可与硬皮病相鉴别:①高发病率的多关节炎、肌炎、淋巴腺病、白细胞减少、高球蛋白血症;②本病泛发性硬化症少见。
(3)本病与多发性肌炎鉴别:①本病中雷诺现象、关节炎、手肿胀、食道运动障碍、肺部疾患、淋巴腺病、白细胞减少显著高于多发性肌炎;②本病病程中RNP抗体持续存在,多发性肌炎极为少见;③PM-1(核酸蛋白抗原的一种)抗体见于半数多发性肌炎患者,但本病极为少见。
(4)本病与重叠综合征鉴别:①重叠综合征(OLS)具有各重叠结缔组织病各自的诊断标准的部分内容;②OLS预后不佳,一般生存率低于5年。③OLS具有其他核酸蛋白抗原的抗体(除RNP外)。近年来研究硬皮病肌炎重叠综合征无RNP。本病具RNP高滴度的特征,因此,RNP可作为本病的拟诊指标,尤其是当临床表现不完全的早期。此外,高滴度点状型ANA结合临床也可提示MCTD,并做RNP试验,如为高滴度,应进行全面彻底检查,常可发现异常。
【辨证论治】
1.外邪袭表,卫热入营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口干微渴,咽喉痛,身痛,手指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双手白紫相继,皮肤斑疹,小便多泡沫或镜下血尿,舌红,脉数。
基本治法:清热解毒,疏风凉血。
方药运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黄连5g,黄芩12g,连翘12g,玄参12g,牛蒡子12g,柴胡12g,升麻8g,甘草10g,僵蚕12g,蝉蜕10g,丹皮15g,川芎20g。方中黄芩、黄连、连翘、柴胡、牛蒡子、甘草清热解毒;升麻、僵蚕、蝉蜕疏风解表;丹皮、玄参、川芎、甘草凉血止血、化瘀散结止痛;牛蒡子利咽消肿。
加减:血尿重者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仙鹤草凉血止血;口渴者,加沙参、天花粉、石斛、麦冬养阴生津。
2.气营热盛,充斥三焦证
证候:发热,头痛,口渴,咳嗽,发噎、吞咽困难,腹痛、腹胀,手指肿胀,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双手白紫相继,皮肤斑疹,肢体水肿,尿少、多泡沫而赤或镜下血尿,舌红,脉洪数。
基本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方药运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常用药:石膏30g,生地30g,水牛角30g,黄连5g,栀子15g,黄芩15g,玄参15g,车前子(包煎)30g,甘草10g,丹皮10g,柴胡15g,赤芍15g,制大黄6g。方中石膏、制大黄通腑泄热、降气止痛;黄连、栀子、黄芩、柴胡清热解毒、苦寒坚阴;生地、水牛角、玄参、赤芍、丹皮凉血止血、透疹发斑;甘草缓急止痛;车前子利水消肿。本方加减后秉承白虎汤大清气热、泻胃火;清热解毒汤凉血解毒;三黄泻心汤清热解毒之意。
加减:肢体浮肿、尿少者,加冬瓜皮、大腹皮、茯苓、泽泻、猪苓利水化湿;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石斛、麦冬养阴生津止渴。
3.血分虚热,肝肾阴虚证
证候:发热,暮热早凉,心悸,口咽干燥,目睛干涩,双手白紫相继,手足蠕动、瘛疭,关节、肌肉疼痛,皮肤斑疹,肉眼或镜下血尿,舌红,脉细数。
基本治法:清热凉血,滋补肝肾。
方药运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生地30g,丹皮10g,山茱萸10g,怀山药30g,车前草30g,当归10g,青蒿10g,五味子10g,白茅根30g,甘草10g,人参10g,冬虫夏草(研末吞服)3g。方中生地、山茱萸、当归、五味子滋补肝肾、补血养阴;青蒿清退虚热;人参益气生津;冬虫夏草、怀山药、车前草补益脾肾、阳中求阴;生地、丹皮、白茅根凉血止血;当归、丹皮活血化斑;甘草缓急止痛、解痉。
加减:手足抽搐者加天麻、全虫、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通络;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柏子仁宁心安神。
4.瘀血阻络证
证候:眼睑紫红,皮肤发硬,手指肿胀、疼痛,屈伸不利,双手白紫相继,关节疼痛,痛有定处,皮肤斑疹,肉眼或镜下血尿,舌边青紫,脉弦细。
基本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桃仁15g,红花15g,川芎20g,生蒲黄15g,丹参30g,黄芪30g,地龙20g,水蛭6g,三七粉(冲服)3g。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地龙、水蛭活血化瘀;黄芪益气活血;生蒲黄、三七凉血化瘀止血。
加减:小便不畅者,加车前子、白茅根利水通淋;血虚者,加当归养血活血。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湿热痹冲剂:主要成分:苍术、防己、防风、地龙等。功效:疏风清热,利湿通络,适用于湿热阻络证。可用于本病关节疼痛明显者,每服1袋,每日3次。
(2)雷公藤多苷片:主要成分:中药雷公藤的提取物。功效:清热祛湿,解毒消肿。每次10~30mg,每日3次。临床运用当注意其毒副作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血常规等。
2.针灸疗法 常用穴位:肩关节痛取肩髃、肩贞、风门;手腕、肘关节痛取阳溪、曲池、尺泽、天井、外关、合谷、曲泽;膝关节痛取环跳、秩边、腰眼;膝关节、踝关节痛取犊鼻、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血海、足三里、昆仑、太溪;腰痛取肾俞、委中等。
3.外治法
(1)化瘀追风膏:治诸关节疼痛。主要成分有川乌、乳香、没药、白芥子、巴豆、威灵仙、黄芪、防风、秦皮、肉桂各等分,用食油加樟脑丹煎制成,用时先用热姜汤将患处擦洗至充血发红后,再擦干外敷。
(2)伸筋草洗方:伸筋草30g,透骨草15g,艾叶30g,刘寄奴15g,桑枝30g,肉桂15g,苏木9g,穿山甲15g,红花9g。上药碾碎,装入纱布袋内,用桑枝加水锅上蒸后用;或煮水后浸泡用。用于雷诺征和双手硬皮样改变明显者。
(3)黄药子熏洗方:黄药子250g,水煎后趁热熏洗双手指。适用于本病双手硬皮样改变和雷诺征者。
【转归及预后】
目前明确,携带高滴度抗U1-RNP抗体者较少发生严重肾脏并发症和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病变;由此而言,本病比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良好。但进展性肺动脉高压和心脏并发症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肌炎、肾血管性高血压、脑出血亦可导致死亡。国外报道本病10~12年的死亡率为15%~30%;国内随诊50例本病患者,5年生存率为80%。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慎用或禁用肾毒性药物。
(2)注意预防感冒、及时控制感染。
2.调护
(1)避免日光和紫外线照射。
(2)注意饮食卫生,出现肾功能不全者,予低蛋白、低磷,必需氨基酸、高热量饮食。
【临证经验】
1.早期明确诊断:本病特征为临床上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的混合表现,多有雷诺现象、腊肠指及关节炎,血清学上有高滴度的抗U1-RND抗体阳性,并伴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
2.本病实者多,虚者少;热者多,寒者少。治疗首当分清虚、实、寒、热,万勿为风、寒、湿三邪所感所局限。初病切忌温补,久病治风亦宜结合养血;治寒宜结合补火;治湿宜结合健脾益气;治热宜滋阴解毒。宜防灼阴耗液,热郁化毒。热痹宜大剂清热解毒,搜剔痰瘀。热痹初起治疗宜疏通、清热、解毒之法,切忌用大辛大温之剂。疼痛较重,舌苔厚而滑者加独活一味,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用至50~60g即有良好的镇痛功效。临证治疗,以肾为本,多用大剂量生地于温散蠲痹、祛风通络方药中以凉血清营,养血补肾,滋阴润络,尤其是治疗反复发作之顽痹每获良效。
3.临证应发挥中西药各自的优势,取西药以免疫抑制剂、抑制胶原形成类药物,有雷诺现象的应加强保暖及给予血管扩张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同时,结合中药益气养阴、补益肝肾、化湿通络、清热解毒、祛风通络等治疗。笔者认为重视从肺、肾论治,兼顾脾胃,祛风通络,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验案举例】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肾损害属肺肾气阳虚,湿痰阻络证(王钢主诊)
毛某,女,56岁。初诊日期:2009年6月12日。
患者因双手肿胀疼痛间作4年,尿中泡沫增多6月来诊。患者4年前出现双手肿胀疼痛,进入冷水则手指苍白疼痛,时有低热,抗ENA大于1∶10000,抗U1-RNP(+),抗Sm(-),外院诊断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长期服用小剂量强的松、骁悉等免疫抑制剂。2009年初出现尿中泡沫增多,尿检示蛋白(++),潜血(+++),考虑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肾损害。就诊时双手关节疼痛,无畸形,皮肤发硬,白紫相间,腰酸,脱发,颜面部可见对称红斑,双下肢轻度浮肿,易于感冒,长期咳嗽,舌暗红带有紫气,苔白腻,脉弦涩。尿蛋白(+++),隐血(+++),红细胞124/μl,肝肾功能正常。中医辨证为肺肾阳虚、湿瘀阻络。治拟养肺益肾,化瘀利水,祛风通络。
处方:北沙参15g,麦冬15g,浙贝母10g,紫菀10g,生黄芪40g,生地30g,附片10g,水蛭6g,茯苓皮40g,车前子(包煎)40g,蝉衣10g,乌梢蛇12g,蛇莓15g,莪术15g,青风藤15g,生甘草6g,小红枣10g。
二诊(7月12日):服上药方1月,咳嗽、水肿好转,苔白腻已化,正值夏季仍感寒冷,手指末端怕冷明显,舌暗红有紫气,脉弦涩。尿蛋白仍(++),隐血(++),尿红细胞82/μl。上方去麦冬,附片改15g,加雷公藤(先煎)12g。
三诊(8月11日):药后关节疼痛,怕冷、皮肤发硬好转,浮肿已消,不再咳嗽。尿蛋白阴性,尿隐血(++),尿红细胞65/μl,舌脉同前。上方去水蛭,加参三七6g,白茅根30g。
按语:本病案病史述关节疼痛4年,有雷诺现象,皮肤发硬,面部红斑,加上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大于1∶10000,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阳性,西医诊断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医属“痹证”、“水肿”范畴,辨证为肺肾阳虚、湿瘀阻络证。治拟养肺益肾、化瘀利水、祛风通络。方中以北沙参、麦冬、浙贝母、紫菀养肺止咳,以生黄芪、生地、附片补气养阴温肾为主药;辅以生薏苡仁、茯苓皮、车前子健脾化湿利水;以蝉衣、乌梢蛇、蛇莓祛风解毒化斑;佐以水蛭、莪术、青风藤行瘀通络治皮肤硬、水肿、关节疼痛;使以生甘草、小红枣调和诸药。二诊时关节冷痛症状未改善,逐渐加大附片用量;尿蛋白仍(++),加用雷公藤祛风消尿蛋白。三诊蛋白尿、水肿消退后,血尿反复迁延,故去水蛭加用了参三七、白茅根凉血祛瘀止血。治疗体会:①从肺论治结缔组织病肾损害,加上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扩张肺血管口径,加快血流速度以改善微循环,调整免疫功能,并使机体抗体生成增多,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上呼吸道感染减少,硬化皮肤软化。②温阳之附片,补气之生黄芪,配伍活血药水蛭,利水药茯苓皮、车前子有明显的互增利尿作用。根据患者药后反应,附片和生黄芪可以逐渐增大用量。
【小结】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肾损害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腠理不固,复感外邪而发病。病之初起,邪在肺卫;进而逆传于营分或深陷血分;最后传入脏腑,迁延不愈,内舍肾脏,导致肾关开阖失常,溺毒内蕴聚而并发关格、溺毒之证。本病症状复杂多样,外及五体,内及五脏,而以肝肾为病变中心。常为湿热、气滞、瘀血、脏腑虚损等多个证候同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但以邪气盛为其主要方面。本病当早期明确诊断,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中可加大生地用量,如果疼痛明显,可以加用独活50g能取得较好镇痛效果。
护肤品中常见的抗炎成分有哪些?
说到护肤品,谁家里每个几套呢。抗皱的、美白的、抗衰老的、补水的……总之,各种功效的都想屯一套,都想往脸上抹,希望抹出美颜软件所能达到的效果,然而事与愿违,在在各种护肤品的簇拥下,肌肤成功变成了敏感肌,极易过敏。造成这种结果很大程度上由于大家对护肤品成分的认识不足,选择的护肤品并不适合自己。一般来说,只要是合格正规的护肤品,其所有成分会有明确的标识,而且添加的成分都有其限量要求。今天来普及一下护肤品中常见的抗炎成分,希望各爱美人在成分党的路上迈出第一步。
护肤品里常添加的抗炎成分有红没药醇、姜醇、甘草酸二钾等,这些抗炎成分对于免疫系统有一定调节作用。但是添加量比较少,经过透皮吸收的更是少之又少,发挥的效果微乎其微。一般添加这些抗炎剂来缓解产品中其他成分造成的刺激感。
如果肌肤会因为护肤品中某些成分发生比较明显的过敏,单靠上述成分是无能为力的。必须马上停止使用,并去看皮肤科医生。强调一下,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可能会开一些临床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比如他克莫司乳膏、甘草酸苷片、白芍总苷胶囊、雷公藤多甙片等,或涂抹或口服,但也有一定副作用。
上述的其实都是小case,提及强大的抗炎效果,首先不得不说说抗炎排名第二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最最经典的非阿司匹林莫属,百年历史,安全有效。另外还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酚酸、萘普生、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罗非昔布……这些成分可以切断炎症因子的产生途径,但在发挥强大抗炎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也比较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说了抗炎第二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该来说说第一强的糖皮质激素。提起激素,很多激素脸的同学估计要颤抖了。激素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很小的剂量就能发挥出明显的效果。激素透皮吸收后会抑制内层皮肤的炎症,从而使皮肤变得 “白里透红”、“吹弹可破”,而且起效非常迅速,这也就是有些号称能迅速见效的护肤品这么神奇的原因。但是长期使用激素会造成 “激素脸”,也就是激素依赖性皮炎。
所以,当我们学会了看护肤品成分表的同时,还有最关键一点就是从正规渠道购买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