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不一定是肩周炎,肩周炎如何保健呢?
近日,伴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各大医院因肩部疼痛前来就诊的病患日益增多,网站媒体对“肩周炎”的报道也是层出不穷。
寒冷和肩痛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认为:虚损,风寒侵袭,邪气淤阻所致
西医认为:软组织退变、钙化,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伤后治疗不当,出现炎症分泌物、水肿不能及时吸收,产生粘连,寒冷使局部血液循环变差了,从而引发疼痛。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吗?
据有关临床数据统计,导致肩关节疼痛的头号杀手是肩袖疾病,第二位是肩关节不稳,还有一部分是肩关节的骨关节炎,最后是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这个概念误导了无数的医生和患者,其实“肩周炎”只能算是个初步诊断,部位不明确太笼统(例:二头肌长头炎、肩峰下滑囊炎、喙突炎、肩关节的关节囊炎),所有的病因都归为炎症,却忽视了机械撞击和关节不稳的因素(例:肩峰下撞击、喙突撞击、肩关节不稳等)。
错误一:
在大众心里肩膀疼痛,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肩周炎”。而咱们中国人又有着非常“坚韧的意志品质”,有病特别能“抗”。
病程初期:先来它两片膏药(通常都会有所缓解),膏药不管事了,就会到社区开点消炎药。
社区大夫:您这需要去大医院拍片子再进一步确诊一下,不是随便吃点药就能解决问题的。
患者的回答通常都是:我这是老毛病了,贴点膏药吃点消炎药就好啦!我在某某医院都看过了,您就给开点药就行了!回家还得帮闺女哄孩子呢!
个别社区大夫:那就先开两天的,您一定要抽时间去拍个片子看看。
错误二:
一般诊断“肩周炎”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医生都会告诉患者:“做做理疗,多锻炼锻炼,疼也得多练,越不练越严重”,患者回家后的锻炼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栏杆上拽绳子的,扥着老树抻胳膊的,手指头摸着墙壁往上爬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不仅没有缓解疼痛,反而更严重了!
这是为什么呢?
肩峰撞击造成肩袖损伤导致肩部疼痛,是临床中最常见被误诊为“肩周炎”的肩痛病之一。
什么是肩袖?
肩袖如同“套袖”一样,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解剖颈的边缘,内面与关节囊紧密相连,外面为三角肌下滑囊。其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协助肩关节外展,且有旋转功能。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从解剖结构和承受的机械应力来看,该部位为肩袖的薄弱点,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
临床中很大一部分肩袖损伤患者是因为肩峰下撞击造成的。肩峰下撞击多因肩峰外侧端形态异常,骨赘(骨刺)形成,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肩锁关节增生肥大,以及其他可能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减小的原因(肌肉无力、退行性病变、过度运动、盂肱关节不稳定等),均可造成肩峰下结构的挤压与撞击。在肩关节外展、前屈、上举过程中,肩峰下间隙内结构与喙肩穹之间反复摩擦、撞击就会产生肩部疼痛。
如若遵循“肩周炎”的锻炼方法,尽可能的全范围活动关节,那么形成的骨赘(骨刺)在撞击时,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小刀”不断地切割着附着在肩关节上的肌肉和肌腱,早期可导致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严重者可造成肩袖被“割”断。
错误三:
“医不自医,人不渡己”,看看百度真的能治病吗?
许多患者在肩部疼痛初期,都被自己身边的亲友和百度“诊断”为“肩周炎”。鉴别这些疾病最好的时机就是病程初期,然而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忽视早期的疼痛,直到自己在家贴膏药吃消炎药不管事儿了,疼的受不了,才会去医院就诊。到了病程的中后期,许多肩痛疾病都有共同的特点: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局部肌肉萎缩组织黏连等问题,极大影响对疾病的诊断,这也是导致医生误诊的重要因素。
依靠上网搜索“看病”的方法不可取。“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早期正确的诊断才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切不可延误病情,遇到问题请及时就医!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坚持康复锻炼,享受健康生活,关注“医路向前巍子”
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肩疼是肺癌症早期信号吗?
肺癌很常见,在男性癌瘤中居首位。40岁以上男性多见。早期肺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数肺癌是在做胸部X线检查时发现。 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后,常出现干咳,极易误认为伤风感冒。当癌肿长太阻塞支气管,发生肺部感染时,可有脓性痰,痰中带血也较常见。有的病人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轻度胸痛等症状。 肩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为肩膀局部病变引起,如肩周炎等。但肺癌的肺外表现也可出现肩膀疼痛。 根据目前已知的原因,肺癌的副瘤综合症使关节部血流增加,骨膜增生以及长骨末端新生骨形成,是肺癌患者关节痛的主要原因,患者自觉深部痛,且可有红、热、肿及压痛,有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甚难区别。这种症状往往在肺癌诊断前几个月即能出现,有效肺切除后病变后,关节疼痛很快在几天内即可消失。
养肺需要注意什么?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病变早期得到诊断才能早期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目前已证实吸烟与肺癌有密切关系,为此应劝阻吸烟,对40岁以上成人,定期进行胸部X线进行体检筛查,对中年以上的人久咳不愈或出现血痰或X线检查发现肺部有块影者,应提高警惕,做详细检查。
早上起床全身痛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了解全身痛是否有纤维肌痛综合症了。纤维肌痛综合症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不明,因此对它的治疗方法也不多。
但是像您这种情况是属于肩周炎的症状,平时要多加保暖,注意休息,由于长期工作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起初时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扩散,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不能向患侧侧卧。
建议您到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具体给您提方案治疗,治疗肩周炎急性期,不建议按摩,推拿等治疗,以防疼痛加重,延误病情的治疗,主要是为了解除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和消除肩关节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比如激光针刀松解术,按摩,理疗离子导入,运动疗法等,激光针刀是介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之间的一种微创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该技术有效地避免了对身体造成创伤;不开刀、无痛苦、创口小、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能从根本上解除病灶点的粘连等产生的疼痛顽症。
全身无力只是一个症状。引起全身无力的原因有很多,如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等等。也有可能是肝肾阴虚,如果体型偏瘦,脾胃也有可能虚弱,脾主四肢,脾胃虚弱就会造成四肢无力,精力不足。另外自律神经失调,或者突眼性甲状腺肿也可导致全身无力。
关注壹健身,获得更多的健身知识!您的点赞,评价是我们坚持的动力!心脏好不好具体看哪里?
心脏好不好,可以看三个变化来判断。
如果心脏不好,身体会有一个地方变粗,两个地方变色。
一个地方变粗:脖子变粗
从临床经验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相对较高,这些都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 每天不妨摸摸脖子,定期测量颈围,具体方法:
1、将皮尺水平置于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完成测量。
2、如果颈围超标,空闲时可做一些颈部操,比如前后左右点头、360度旋转活动脖子等,以减少脖子赘肉堆积。
两个地方变色:嘴唇变紫、舌下静脉变黑
嘴唇发青发紫或唇边呈现青紫色,可能存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心脏病问题,建议出现该症状后及时就医。如果满脸通红,则很可能是二尖瓣狭窄所致。由于全身血压上升及血氧量下降的缘故,患者面部会出现粉紫色斑块。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舌头或者嘴唇呈现暗紫色或有淤斑,多数是因为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的,是血管淤血,血液中的含氧量下降导致的。
如果舌头上有淤斑,并且伴有心慌、气短,甚至失眠多梦、心前区刺痛等症状,提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如果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则提示可能有脑血管疾病。
很多人觉得心脏好不好和年龄有关,老年人必然心脏不好,其实不然。老年人只要找到好的方法养护心脏,照样可以拥有健康心脏。
事例分享:
王大娘今年已经60岁了,但老太太人却很精神,每天都是广场舞里的佼佼者,附近小区的人都认识王大娘,都说王大娘一点不像60岁的老人,身体比年轻人还好。
王大娘平时听到这话,还谦虚的说“不行了,老喽”。可最近小区里来了免费体检的社区医生,连医生也夸王大娘身体好,说王大娘心脏特别好,60岁的老人,有颗20岁的心脏,这在老年人中实在少见,连医生自己也忍不住要羡慕呢。
一席话说的王大娘乐不停,也不再谦虚了,当场传授起自己的养心方。王大娘这养心方啊,说起来也十分简单,不过六个字:吃好、动好、睡好。
可这六个字的箴言到底要怎么落实呢?
一、吃好吃好可不等于是吃大鱼大肉那些好吃的,而是说要吃对心脏好的食物。
黄豆预防心脏病
黄豆中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和钙铁等矿物元素,还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并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常吃黄豆或者黄豆豆浆,能够促进人体脂肪和胆固醇代谢,起到预防心脏病发生的现象。
苏子油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苏子油色泽淡黄,油脂澄清,气味清香,α-亚麻酸的含量最高,为66.7%左右,α-亚麻酸被视为ω-3脂肪酸母体,ω-3脂肪酸可以减少肝脏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可阻止高糖所致的高甘油三酯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液中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压、冠心病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α-亚麻酸是细胞膜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体内参与脂肪代谢,糖代谢等,经常食用还有助于清除血液垃圾,增强血管弹性,能预防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还能降低血脂。
每天食用5-10ml苏子油即可满足人体所需的α-亚麻酸,达到改变血脂状态,减少血液垃圾,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黑芝麻防血管硬化
黑芝麻中含有强力抗氧化成分,不但有延缓衰老我,乌发作用,也可以使血管变得有弹性;
黑芝麻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能够维持血管太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黑芝麻的维生素和铁含量丰富,被视为补血和滋补心脏的健康食品。
菠菜维护心脏健康
菠菜中的叶酸含量丰富,还含有叶黄素,钾和纤维等营养元素,多吃菠菜能够有效防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堆积,伤害心脏健康。
二、动好很多老年人有个误区:觉得天天运动、使劲运动才能身体好,但对于心脏来讲,并不是运动越多越好,而是要适量。
两种有氧运动最能养心:
1、快步走
步行是最简便易行的有氧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量效果最好。还能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降低血压,调节血脂,调控血糖。
推荐运动频率:每天步行约4.5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5次左右。如果工作忙,抽不出整块时间,可以上午、下午、晚上各10分钟。快步走也可双手使用手杖,使运动更协调平稳。
2、跳舞
跳舞是一种全身运动,可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减轻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摄氧量,有益心脏健康。
专家建议,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找个舞伴一起参加相应强度的舞蹈班。如果附近没有舞蹈班,那么可以在家中伴着最喜欢的音乐,跳30—45分钟。
心脏病适合做什么运动?
心脏病患者做运动需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例如从最简单的穿衣、洗漱、步行开始,可以常做的运动还有踩功率自行车、跑步机行走、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练习等。
哪些心脏病患者不适合运动康复?
心脏病患者伴有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或低血压;不稳定的心绞痛;不稳定的严重心律失常;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功能衰竭;未控制的糖尿病、血栓等。这类人群不适合运动疗法。
三、睡好好的睡眠是最养护身体的,不管是五脏六腑,还是血管都可以在睡眠中得到很好的修复。
睡满7个小时对心脏最好
睡得太多或太少的人,死亡或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都会升高,每天睡7小时左右的人风险最低。
具体来说,与每天睡7小时的人相比,睡眠时间每缩短1个小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均增加6%,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7%,脑卒中风险增加5%;睡眠时间每延长1个小时,死亡风险增加13%,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12%,冠心病发生风险增加5%,脑卒中风险增加18%。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肩部疼痛?
最常见的是肩周炎。目前对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是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同时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包括主动与被动外展、旋转、伸屈及环转运动。当肩痛明显减轻而关节仍然僵硬时,可在全麻下手法松解,以恢复关节活动范围。